【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09-10-08 【编辑录入:ltdltd】 文章出处:《文汇报》2009年7月20日 |
方志敏(1899-1935) |
阅读次数:6588
|
方志敏,男,汉族,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共党员。 方志敏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1934年11月初,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他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文稿。“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等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方志敏——为了可爱的中国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日第4版
83年前,在江西南昌国民党军法处看守所阴森的牢狱里,方志敏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洋溢着无法阻挡的阳光与希冀。如今,那所监狱所在的南昌市叠山路,已成为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商场、学校、银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而今日之中国,正如烈士当年笔下所愿,“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