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8-10-16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凤凰网 2018年10月15日 14:56:31 by:《华西都市报》 |
重阳节的前世今生 |
原标题: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你可知它的前世今生? |
作者:*
阅读次数:8257
|
名词解释:
节日起源 据民俗学家袁庭栋介绍,重阳节是古代人祭祖的节日之一,“九月是收获的季节,重阳节祭祀祖先,祈求丰收。”最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提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到三国时期,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节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1989年,我国正式将重阳定为老人节,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颇有深意。古人将“九”看做“最大数”,喻有“多”和“长”之意,“九九”和“久久”为谐音,有祈求老人健康长寿之意。 传统习俗
1、登高望远: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效果。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3、饮菊花酒: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而重阳节的菊花酒更是古代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故事;再有梁简文帝《采菊篇》中“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的美句。 4、佩插茱萸: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可入药制酒、养身祛病。古代民间传说九月九日有瘟魔出没,是逢凶之日,所以人们会在当天佩带茱萸,趋吉避凶。 荐稿人:lyh 2018-10-15 执行编辑:xscclf 2018-10-15 责任编辑:xwf 2018-10-1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