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7-09-2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7年9月20日第3版

“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原标题:“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给城市以荣耀给市民以力量
作者:# 文汇报见习记者 汪荔诚  阅读次数:6810

   他们坚守在不同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他们用爱与执著谱写着一个个传奇,感动着申城2400万市民的心……

 

  “记得那一天凌晨两点,我们团队为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而欢呼雀跃。”风云四号卫星研制团队的英雄们,多为“80后”“90后”,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七年时间打造出世界最先进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突破图像定位与配准等20余项关键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同时具备成像观测和大气垂直探测能力,单星完成欧美双星功能。

 

   在揭晓现场,中国人民解放军94686部队副参谋长、特级飞行员王新峰的一席话———“我始终有信心和决心,因为我们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引来雷鸣般的持久掌声。作为唯一一支驻沪航空兵部队的飞行员,他与战友们为了祖国领空的安全,在职业生涯中经历过上百次战斗起飞,上百次在空中直面外军军机,多次成功处置不明空情。

 

  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闵行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胡振球,在现场表达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激———“从第一天来这座城市,我就和它连在一起。是上海给了我展示自己的平台。”这位来自安徽的“80后”,坚持技术改革、岗位创新,十年来取得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拥有各种发明专利14项。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核岛主系统安装分公司焊接班班长罗开峰,手持焊枪27年,从学徒工成长为高级技师,他坚信“电焊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心无杂念,才能把工作做好”。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是一支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队伍,近年来,他们对广富林遗址、青龙镇遗址、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元代水闸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看似单调的工作中认识上海、寻找乐趣。“工作让我们穿越时空,让更多公众能够触摸和认识上海的历史文化。”

 

   今年5月5日与机组成员一同圆满完成首飞任务的C919飞机首飞机长蔡俊,是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试飞员、二中队中队长。他从1998年开始飞行,总飞行时间已达1.03万小时。在C919飞机型号研制过程中,他参与工模和铁鸟控制律评估、驾驶舱评估、正常及非正常程序编写等任务。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早年留学德国,学成后毅然回国。他成功抢救了超过3100例重危患者,开创门诊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低出血并发症;成功研制出国产心脏支架,大幅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在村支书岗位上默默耕耘30年,他守土尽责有信仰,精准施策有担当,团结党员群众共同融入村域发展和治理,将北管村从穷得叮当响的穷村变为实力强村。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2016年带领团队成功发射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近40年来不仅在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性研究,而且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学科交叉和科学普及上。近三年来,他主讲科普报告50余场,发起举办“浦江学科交叉论坛”,发表科普文章近百篇。

 

   这些“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荣耀和骄傲,给上海2400万市民以自信和力量。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7年9月20日第3版)


 

荐稿人:lry   2017-09-20    执行编辑:tmy  2017-09-21     责任编辑:zjy  2017-09-21

1
 

上一篇仁医王忠:小器官不等于小手术
下一篇我要把每位病人“背过河”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