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7-08-18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8月17日头版

焦裕禄的故事
原标题:焦裕禄的这些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作者:新华社记者 邓卫华、萧海川、袁军宝  阅读次数:8500
   淄河水蜿蜒流过,岳阳山苍翠依旧。今年的8月16日,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诞辰95周年的日子。在他的家乡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们用一场简朴但不失庄重的纪念活动,来寄托对他的追思怀念。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村中至今依然保留着他的故居——一个北方农家四合院,院中有三株槐树参天挺立,正房、厢房里的摆设,一如焦裕禄离开时的样子。

  “我1964年春节才见我叔,那时候我还没过门呢。”76岁的赵新爱,是焦裕禄故居的管理员,也是焦裕禄的侄媳妇。她的家与焦裕禄故居比邻而立。53年前的那次相逢,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即便如此,依然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赵新爱说,当时的焦裕禄身穿一件灰色旧大衣,头戴一顶棉帽,脚蹬一双老汉鞋。“别说是干部,穿得都不如村里的老百姓哩。”赵新爱记得那时候焦裕禄脸色发黑,可在奶奶(焦裕禄母亲)面前,他从来不显病态。直到焦裕禄病逝后,村里人才慢慢知道,他那时已经抱病在身,却一直坚持忘我工作。

  故居向北不远,便是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纪念馆前,几名工人正忙着浇筑水泥基座。基座上放置着一台硕大的煤矿卷扬机,齿轮上仍留有未擦拭干净的机油。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馆长焦玉星说,焦裕禄在河南兰考治理“三害”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工业领域也是一把好手。

  “这台卷扬机,是洛阳矿山机械厂生产的。”焦玉星告诉新华社记者,焦裕禄25岁作为南下干部离开山东,之后的17年转任多地,其中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长达9年。在这9年中,他推动研制了当时国内首款直径2.5米的双筒卷扬机,填补了国家卷扬机科研项目的空白。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也回来了。从两岁起,她在北崮山村度过了9年的童年时光,然后随父亲去了河南。在她的儿时记忆中,父亲一次次地外出远行。

  “那时候,几乎每年一次,我爸在哪儿,我们就去哪儿看他。我记得奶奶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走出山村,坐上火车,要好久好久才能见到父亲一面。”焦守云说,那些年她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去过大连、洛阳、郑州。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在纪念活动上,焦守云又吟诵起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山河如故、乡音绵绵,“95岁”的焦裕禄,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8月17日头版

 
 
 
 

荐稿人:lry   2017-08-18    执行编辑:zjy  2017-08-18    责任编辑:tmy  2017-08-18

0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健康地生活
下一篇“只要能做一天手术,就要为患者解除痛苦”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