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08-06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6年8月6日第12版

长征路上长征谣
作者:#信长星  阅读次数:10205

    听说过长征谣吗?如果没有,那么读过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吧?你说当然啊,能倒背如流呢。这两者难道是有什么关联吗?

 

    是的。我敢说,即使背不出整首词,恐怕也无人不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朗朗上口并且注定会流传后世的名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毛泽东这首大气磅礴的《清平乐·六盘山》,前身正是长征谣。

 

    这一点我也是在六盘山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时才获知的。纪念馆对面有吟诗台。那天,在参观完纪念馆之后,为了对毛主席当年写作长征谣时的内心世界多一分感悟,我们冒雨登上了吟诗台。台上红旗猎猎,当是取“红旗漫卷西风”之意。雨过天晴之后,在那别样云天的衬托下,更显得耀眼夺目。

 

    长征谣碑刻虽非毛泽东手迹,亦属难得一见,遂用手机拍下。正文是:“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在那样一种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毛泽东依然保持着常人所不具备或者至少很难同时拥有的自信、坚毅的领袖气质和乐观、浪漫的诗人情怀。

 

    长征路上,毛泽东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把自己的全部智慧聚焦在了严峻的军事斗争上。诗,让位给了军事战略和一个个具体的作战方案,只是在马背上偶有闲暇时,他才会不自觉地口占几句。与其说那是写诗,倒不如说是一种诗人底色的自然流露。

 

    长征经过最多的就是山了。一路上翻越了十几座大山,其中有五座位于世界屋脊,常年积雪,高寒缺氧。这孕育出了脍炙人口的《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样的气势与豪迈,这样的神来之笔,把小令写得如此气韵天成,恐怕也只有毛泽东了。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三首词公开发表时注明的写作时间并不是某年某月,而是1934年到1935年。一年的跨度,说明作者本人也记不清创作灵感究竟来自哪座山了,翻越的山实在太多了。我们看到,包括写于娄山关的《忆秦娥》及后来的几首诗词,乃至长征路上所有的诗词,竟没有一首不写到山。

 

    时间进入1935年10月,毛泽东沉寂已久的诗兴再度勃发,《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长征谣》及赠彭德怀同志的六言诗等,都集中创作于这个时期。这自然有其历史背景。这个时候,红军终于历经千难万险,跋山涉水走出了绝境,粉碎了蒋介石将红军消灭在那片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的如意算盘。更令毛泽东兴奋的,则是他从一张报纸上意外得知陕北还有相当大的一块根据地和红军活动的情况,且红军的另一支队伍已到达陕甘根据地,为迎接中央红军做好了准备。心,终于踏实了。这似乎就像是一曲宏大的交响乐,在高亢、激扬、悲怆的音符之后,开始变得舒缓。该是诗人抒发的时候了。

 

    10月7日,红军开始翻越六盘山。这是长征经过的最后一座大山。极目远眺,秋高气爽,大雁南飞,西边是巍巍昆仑,北边是蜿蜒长城,东边的陕甘根据地已近在眼前。诗人顿时有了诗兴,随口吟道: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但他接着便陷入了沉思,南归雁带走了诗人的思绪。

 

    这天诗人都想到了什么,好像后来未曾与人说起。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诗句中推断,他一定是想到了南方。他可能想到了秋收起义、井冈山的斗争,想到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可能想到了长征起初大搬家式的缓慢行军和惨烈的湘江之战,想到了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和走过的万水千山,想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的浴血奋战,想到了牺牲的战友和数万名年轻的红军战士……

 

    屈指算来,红军已经走过两万多里。诗人这时极有可能又想到了几个月来一直堵在他心头的一件事,那就是张国焘的分裂图谋。早在6月份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中央政治局就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红军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张国焘口头表示同意,暗里却自恃兵强马壮,个人野心膨胀。中央先后任命他为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但这个人仍不满足,公然对抗中央的北上方针,偏要南下四川、西康。中央反复做工作,他不仅仍不肯北上,反而大搞阴谋活动,中央果断采取行动,才避免了一场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在中央对他的错误作出决定之后,他不仅没有悔悟,反而变本加厉,公然另立“中央”。毛泽东相信,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绝不会支持张国焘的分裂行为,早晚会北上来到长城脚下。想到这里,诗人缓缓地吟出: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并依照歌谣的格式叠加一句: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

 

    几乎所有的注释都认为,“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现的是一种豪迈的气概,这当然是对的。但我却觉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对张国焘分裂行径的强烈愤慨,同时似乎也寄托着对红四方面军将士们北上会师的劝诫、鼓励与期待。当然,诗无达诂,这只是我的一种理解。

 

    站在群山之巅的毛泽东,望着行进在山间的这支遭受过巨大损失而又渐渐壮大的革命队伍,颇有几分感慨。于是吟出了下阕的头两句: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笔锋一转,转入现实。但这也只是铺垫,诗人接着要把意境引向高远。

 

    这里我们看到,领袖之所以为领袖,就在于他们总是能比同时代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为人们确定一个改变现状的明确目标,并指出一条正确的路径。此时的毛泽东,他深邃的目光已经越过层峦直达远方。尽管此时距离长征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胜利还有一年的时间,但毛泽东已经在思考长征胜利后的战略,考虑一个更大的目标:打倒蒋介石反动政权。

 

    1935年的重阳节是在10月6日。由此我们不妨推想,毛泽东很可能是在翻越六盘山的头一天,很自然地想起古人咏重阳的诗词,其中可能就有宋代刘克庄的《贺新郎·九日》,以及另一首《贺新郎》中“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的句子。次日登上六盘山之后,望着绵延数十里的红军,善于用典的毛泽东,便信手借来“长缨”一词形容眼前的这支队伍。在他看来,经过长征洗礼的这支队伍已变得更加强大。有这样一支队伍,就如手中持有长缨,一定能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循着起句中高峰这个韵脚,诗人接着在同韵字中逐个斟酌推敲着下一个句子。吟诗填词,讲究的就是个“炼字”。灵感来了,“苍龙”。仓龙,太岁也。太岁是古人所说的凶神恶煞。仓苍通假,用苍龙来比喻蒋介石,倒也恰当。到这里,毛泽东已经构思好了最为鼓舞士气的最后几行:“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这便有了长征谣。当时诗人之所以将这首内容已十分接近《清平乐》的词以自由体的形式出现,乃是为了便于传播,鼓舞士气,去缚住“苍龙”。长征后期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长征谣广为传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斗志。从相关资料看,后来发表时,先是照长征谣刊登,但标题几经变化;至1949年8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时,才由作者本人将其改为《清平乐·六盘山》,内容并无实质性变化,只是按格律作了删减和润色。这之后,包括1957年1月在《诗刊》发表时,个别用词又几经修改。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61年9月8日。大概过程是,此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志托董老请求毛主席题写这首词,毛主席在9月8日再次作了修改并重新题写,交董老转送。《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收有这封信:“必武同志:遵嘱写了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写。顺祝健康!”至此,《清平乐·六盘山》最后定稿。

 

    六盘山今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碑的两侧分别镌刻有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和《七律·长征》。远远望去,那龙飞凤舞、气势如虹的草书金光闪闪,与吟诗台上的猎猎红旗遥相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将台堡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番话意味深长。我想,重温长征谣,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对于走在新的长征路上的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很有益处的。

 

 

荐稿人:xscclf  2016-08-06  执行编辑:lry  2016-08-06  责任编辑:lxl 2016-08-08

1
 

上一篇军人优先 天兵在前
下一篇送别余旭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