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2-07-01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中国教育报》2022年7月1日第4版

紫砂壶讲述的中国故事
紫砂文化因交流而更美
作者:常月红.  阅读次数:12377

选自《做壶》 徐风 著.jpg

选自《做壶》 徐风 著


  当沉睡亿万年的特殊泥土被唤醒,有600余年历史的中国紫砂以质朴玄妙的特殊工艺独步天下。紫砂壶因其独特的美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个巧合使紫砂壶成为交流的主角


  2019年6月,筹备了六个月之久的第一届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高峰论坛在美国洛杉矶比华利山市政府市政会议厅举行。我代表华夏文化促进会全程参与了这次论坛的筹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如何在短短一天的论坛时间里,以点带面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经过参与筹备的同事们反复酝酿、多次讨论,我们把范围圈定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的传统技艺这一类别上。传统技艺有相对较多物化的作品,但即便是把范围缩小为原先的十分之一,传统技艺依然有国家级子项目超过650多项,因此必须聚焦再聚焦,从传统技艺类别中再做进一步的筛选。特别是这样的论坛又是第一次举办,还是要找出最能代表中国,又为美国朋友相对熟悉的项目,在和美国的合作方交换了思路后,我们最后选择了“中国陶瓷”作为论坛的主题方向。

  当时有一件特别巧合的事情。2017年12月,我曾在洛杉矶举行过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行——中国紫砂壶”巡回展览,由美中交流促进会、世界名人俱乐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编委会联合主办,共展出经典款和创新款紫砂壶135把,除去作为伴手礼赠送给当时出席展览的重要嘉宾以及慈善捐赠外,剩余73把紫砂壶,一直在当地的一家美术馆展出,以推动当地对中国紫砂壶的认知。

  基于这一巧合,我马上和论坛美国合作方进行了协商,决定在论坛上增设一个中国紫砂壶的展览,并由我以中国紫砂壶的制作、使用、收藏形成的紫砂文化为论题作主题演讲。

  邀请什么样的嘉宾参加论坛是重中之重,既然要把论坛做得有影响力,那一定要邀请“有影响力”的嘉宾参加。

  论坛规模控制在60人,论坛的演讲环节要给予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参会者进行提问和讨论,在论坛开始前安排出专门的时间段,让嘉宾们观赏紫砂壶,每把紫砂壶的所用泥料、名称、特点、寓意等专门做了中英文对照的册子,希望从观赏紫砂壶开始就进入交流状态,还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在观赏过程中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做出回答。

  在介绍材料里开门见山地对紫砂壶的通用背景作了以下的说明: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于2006年第一批被中国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中国东部离上海200公里、一个叫宜兴的地方因紫砂壶而出名,该工艺一般认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有超过600年的历史,是中国陶瓷文化非常重要又独特的组成部分。另有说法紫砂壶的历史有两千年之久,是由中国历史名人范蠡在宜兴丁山发现了可以制作陶器的泥土,并教会了众人制作陶器,而开始了紫砂壶的历史,范蠡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被中国人称为“陶朱公”。

  为了和这些有影响力的嘉宾建立密切的联系,让他们成为中国紫砂文化的传播者,当时我们作了一个决定,论坛结束后赠送每位参会嘉宾一把紫砂壶。参与组织的比华利山市历史学会还提出愿意收藏两把紫砂壶,以增加来自中国藏品的比例。余下的则全部捐给一家妇女儿童慈善组织,这家机构的负责人也是参加论坛的嘉宾之一。同时,还特地邀请了2017年12月参加过我巡展的五位重要嘉宾,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紫砂文化的认知。

  论坛前一天布置展览,现场发生了一段小插曲,美术馆请的物流公司负责人是一位华人,在现场他蛮有兴致地问了我很多关于紫砂壶的知识,问得还特别专业内行:具体到中国某位工艺美术大师紫砂壶的市场拍卖价格、目前有哪些有市场潜力的年轻的大师、当前市场上有什么新的创新作品、使用了珐琅彩装饰技艺的紫砂壶市场前景如何等。我很是惊讶,一问才知道他竟然是紫砂壶的资深收藏爱好者。他还专门向我展示了他的紫砂壶藏品图片,竟有200余把,他专门在家里做了一个展览室,最早的藏品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他说因为喜欢喝茶,所以一直对紫砂壶情有独钟,有空时会约上三五好友出海钓鱼,带上他的紫砂壶在船上泡茶享受,说紫砂壶泡出来的茶味儿正,而且有格调,还可以给其他族裔的美国友人展示一下中国文化。


  “第一把”紫砂壶的动人故事


  根据论坛议程安排,我的主题演讲被安排在了第一位。如何让参会嘉宾短时间内听得懂又记得住关于中国紫砂壶制作、使用、收藏的若干信息,以及如何理解由此形成的独特的紫砂文化,我在撰写演讲材料之前颇费思量。

  虽然参会嘉宾都是见多识广的有影响力人士,但如果不能用好故事打动他们的话,后续传播的效应会大大减弱。因此,为了找准嘉宾的兴趣点,我特别在展览介绍材料上把紫砂壶的两个起源都列了出来,为我的演讲作了前置性的铺垫。经过不断的梳理材料,最后确定把“交流”作为演讲内容的核心主线。

  论坛当天,嘉宾们在参观完紫砂壶展览后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当时有紫泥、朱泥、绿泥等为原料的各种造型的紫砂壶,在灯光的照射下,纯天然的色彩显得特别惊艳,很多人边看介绍材料边比对实际作品,非常认真。等我开始演讲时,嘉宾们对紫砂壶已经有了直观认识。我的演讲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因交流而生;二、为交流而生;三、向交流再生。

  中国紫砂壶的起源可能是因为一场逃跑的爱情,男主角范蠡,一个协助越国国王重建越国的谋略家,懂军事、懂经济,更懂人性,女主角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精通琴棋书画,他俩彼此相爱、生死相依,与罗密欧、朱丽叶的爱同样坚定,但表达上更加含蓄和隐忍,范蠡和西施为越国打败吴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范蠡担心他们知道的太多,引发杀身之祸,就带着西施逃跑了。

  两人逃跑到了宜兴,享受着男人经商、女人持家的爱情生活,范蠡发现了一种可以制陶的泥料,但是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成品率总是很低,不是变形、就是有裂缝,但又不知道原因。范蠡是个极具智慧又懂浪漫的人,有一天在旁边陪着西施做饭,观察到灶火的火焰很高,锅下还垫了石头,而且每次饭快要熟时,西施会减少木柴的用量,让火变小。

  范蠡晚上带西施去看星星,躺在草地上,看着流星划过天空,就问西施烧饭时用火的原理。西施解释若没有石头而让锅直接压在火焰上会让火熄灭,不控制木柴让大火持续烧的话,米饭会夹生而不会熟透。第二天范蠡根据和西施交流的感悟,马上在烧制紫砂陶器的温度控制和程序上作了调整,很快成功地做出了非常完美的紫砂壶。

  据此,认定紫砂壶是因范蠡和西施的交流而产生也不为过,美丽又智慧的女人总能激发男人的创造力。嘉宾们给了我一阵热烈掌声。

  幻灯上打出了朱泥西施壶的图片,到了中国的明代,一位叫徐友泉的紫砂壶大师,以想象中的西施的身体为型,创造了这一经典的紫砂壶造型,用以纪念西施的美。有关范蠡、西施的传说,也属于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的两个项目。


  紫砂壶,不仅仅是一把壶


  制作紫砂壶的泥料,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紫砂壶是喝茶的器皿,能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久放而不腐,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闲暇时约三五知己品茗交流,泡茶论道,既健康养生又增进友情。用紫砂壶泡茶招待客人,被认为是以上宾相待,有助于快速拉近距离、促进情感交流。在家人、朋友生日或其他重要日子,紫砂壶是一种很高雅的礼物。

  幻灯上打出了陶刻有诗文、字画、金石的紫砂壶图片。一人独处,用紫砂壶泡一壶香茶,欣赏着壶身上镌刻的中国古代骚人墨客的诗词文章、书法字画,可以和中国古代先贤大儒、名师大家进行一场深刻的交流对话,提升自身修养。

  顺境时可买一把陶刻有“大展鸿图”的紫砂壶,逆境时可买一把陶刻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紫砂壶,平静时可买一把陶刻有“随缘”“自在”的紫砂壶,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己和自己的交流模式。

  从明末开始,随着茶叶贸易,通过“万里茶道”,中国的紫砂壶也进入欧洲,紫砂壶也扮演了中欧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幻灯上打出了2019年2月5日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展示的我及9把紫砂壶的图片和视频。现在紫砂壶也扮演了中美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嘉宾席响起了赞叹声和掌声。

  紫砂壶一直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但随着时代推移,和其他技艺也互相借鉴,创造了陶刻、镶嵌(镶嵌金、银、玉石、色泥、螺钿、红木、瓷花等)、包锡、包漆、泥绘、粉彩、彩釉、珐琅彩、描余、浮雕、镂雕、绞泥、模印、贴饰等一系列变化,满足了不同审美人群的需求,紫砂壶的收藏性得到了提高,行业之间、技艺之间的互相交流借鉴,让传统的紫砂壶不断焕发生机。

  演讲结束后,嘉宾们向我提了若干问题,嘉宾之间也展开了热烈讨论,拿到获赠的紫砂壶更是喜出望外。论坛后,来自加州大学的一位嘉宾专门撰文对中国紫砂文化写了评论并在媒体发表,盛赞中国文化的魅力。

  围绕紫砂壶形成的紫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随着交流更加生生不息,并和更多的中国故事一起,散发出中国文化的独特自信和魅力。

  (作者系紫砂壶创新艺术家、中国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651367878566053.jpg       



荐稿人:ffy 2022-07-01 执行编辑:lyh 2022-07-01 责任编辑:lry 2022-07-02

0
 

上一篇“慢火车”旅行:放慢脚步 感受“诗和远方”
下一篇世界上最具未来感的图书馆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