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12-05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4年10月18日第10版

看懂陶瓷,是中国人的审美必修课
作者:白明  阅读次数:143

陶瓷1-1.jpg

从左至右:蛋壳黑陶高柄杯、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出土的瓷器、

明朝永乐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寺墩遗址出土的崧泽文化彩陶壶 

均资料图片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英文中,“陶瓷(china)”与“中国”同为一词。在不久前的“人文清华讲坛”上,中国当代著名陶瓷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白明通过回顾陶瓷的历史流变,带领大家一起认识中国陶瓷之美。
  陶艺是设计,是绘画,更是雕塑;它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它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陶艺让我们鲜活地了解一个时代,同时也了解我们自己。
 

陶瓷2.jpg

 白 明


  仰望星空与俯身造器

  无论男女老幼,一定都有过仰望星空的经历。如果把时间推到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看到的星空一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加清晰,色彩也一定更加鲜艳。通过星空,人们能感受到璀璨无垠、带着无穷变化的宇宙。
  在我的心目中,由宇宙大爆炸的能量所形成的地球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伟大的陶艺,因为陶瓷也是从泥土与烈火中诞生的。
  在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烧制的茶碗中,有一些图像与星空高度吻合,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建立起了仰望星空与俯身造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穿越时空的、遥远的,需要我们用无穷的、浪漫的想象力去填补。
  我想,人类文明史上一切伟大创造的最原始的动力,那就是好奇。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人类每时每刻都充满好奇,然后,人会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以此来填补对遥远、对未知、对美好的向往。而在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手中诞生出的泥与火的作品,就是代表着国家名字的陶瓷——china。
  下面,我将通过介绍中国典型的陶瓷类型来简单、浓缩地讲述中国璀璨辉煌的陶瓷史。

  黑陶:远古器物的当代性

  在远古时代人类创造出的器物中,只有陶瓷使用的是水、土、火的元素。我们看到,世界上无数的传说、神话都是用泥土的秉性、火的气魄和水的牺牲精神来形容英雄人物,而陶艺恰恰是艺术家使用水、土、火创造出来的永恒的作品。
  许多人对陶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它的器形和创造它的年代上,而要真正看懂一件作品,我希望你们能够和我一起回到遥远的古代。
  回到5000年前,我们很难想象,在生产力如此之低、没有任何先进工具的条件下,人类能够创造出让我们如此叹为观止、心驰神往的陶瓷作品,甚至用今天的科技和工具去复制它都觉得力不从心。
  距今5000年至4000年的龙山文化也被称为黑陶文化,它以黑陶为典型特征。黑陶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蛋壳陶”。现收藏于山东博物馆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薄如蛋壳,最薄处仅有0.2—0.3毫米,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它用舒展的曲线将远古人类对自然和美的直觉融入作品。这不由得引人遐想:古人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他们掌握了什么样的泥料?我想,他们一定是带着膜拜和虔诚,才有可能制造出这么一件陶器的巅峰之作。
  今天,假如我们把黑陶换成铁或者塑料等材质,这不就是一件非常现代的设计作品吗?5000年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展了我们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创造了无数让人类享受生活的产品和器物,但是,今天的设计与5000年前的设计线条、造型、语言相比,并没有太多的拓展。因此,这些远古的器物带给我们常看常新的启迪。
  陶瓷是我们今天穿越时空感知过去的线索。作为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它们成为我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的入口,我将它们称为中华文明史原始的底色之一。
  远古时代最常见的陶器是三足器,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作可以装水的容器,那就小瞧了它的意义。在新石器时代,它的发明彻底解放了人的双手。因为远古时候的容器都是要用手捧着的,将人的双手解放出来,无疑可以大大提升人的工作效率。远古时代没有桌子,三足是最稳定的设计,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三足器也是充满智慧的设计。
  再来看看彩陶。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美的安慰。绘在彩陶上的,除了生活空间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自然秩序和韵律之美的内容。这不禁让我心潮澎湃,远古的人们竟然从内心生出美的情愫,将线条、色彩、节奏艺术地表达在实用的器物上,这是一种生命的需求。

  兵马俑:重复的力量

陶瓷3.jpg

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内的秦俑。新华社 发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等动物,除了因为人会思考、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人具有团结合作的能力。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重复其实就是力量的叠加。
  我们能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找到重复带来的视觉震撼,例如兵马俑。当如此密集的兵马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时,我们不禁想到,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周边有很多的窑口、窑炉和成千上万日夜不停劳作的工匠,在创造着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陶俑。
  秦代为什么强大?在当时,窑炉就是一种高科技,因为窑炉控制的是强大的自然力量——火。要烧制兵马俑,需要将火控制在一个封闭的窑炉里,根据泥土的干湿程度来调节烧造的温度。兵马俑的头部、身体、躯干等部位是用不同的窑分别烧造的。在制造过程中,窑工要对自己烧造的部分进行标注,以便追责。也就是说,当烧造的部件不能拼接时,可以发现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并追溯到个人。这说明,秦政权有着非常强大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秦砖汉瓦”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名词,通常用来形容带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格的古建筑。秦汉时期的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各种纹饰的瓦当。在汉代的瓦当上,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重复的几何纹样。几何纹样其实就是抽象图案,而抽象恰恰是20世纪现代艺术家提出的一种新流派里的核心元素。所以,我用“远古的抽象”来形容汉代瓦当,那是中华文化中一条特殊的脉络。

  青瓷:极致的生命启迪

  在全世界,中国陶瓷的名头与中国的名称一样响亮。而这个源头是从青瓷开始的。
  如果追溯历史,商代已经有了原始青瓷,而到东汉才有了成熟的青瓷。这是指青瓷开始有了批量生产,这是生产力成熟的象征。中国青瓷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陶瓷引领世界的时代,并且整整延续了1700余年。
  中国的青瓷是如何诞生的呢?我们的祖先在不断烧造陶器的过程中偶然受到启迪,那就是高温将柴灰融化覆盖在陶器之上,会天然产生一种泛着绿色、含氧化铁的亮晶晶的表面物质。发现了这种落灰釉的工匠将这种釉色与华夏独特的玉的审美联系在一起,于是青瓷就诞生了。可以说,青瓷的釉色是从仿玉而来的。
  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件宋代官窑青釉瓷,它可能不算是一件完美的作品。它的口并不圆,是一个椭圆口,那是被火烧造的时候有一些部分收缩不平衡造成的。颜色也并非一致的青,这是烧造过程中柴烧的烟融合在釉色里造成的,在工艺上算是一个小小的缺点,我们习惯称之为“吸烟”。
  但是,当我在它面前驻足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让我停下来看半天的作品。它在青瓷的冷峻之中传递给你一种动态的、生机勃勃的状态。它的线条如此极简,又如此抒情,让你的心情踏实安稳,却又轻盈直上。口部微妙的动态,好像在呼吸,同时,这样一抹暖暖的色彩出现在冷冷的青瓷上,那是遥远的彩霞透过云彩让我们看到的生命的温度。这样的作品,总是能激发起我的无限向往,带给我生命的启迪。
  还有晋代越窑的青瓷羊尊。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巅峰,虽然当时的制瓷工艺不如宋代那么精致,但是,这只青瓷羊尊的颜色是如此丰富:当你觉得它的颜色充满暖意时,它却显得冷峻;当你觉得它冷峻时,它又由衷地让你感到温暖。这样的色彩加上充满喜悦的羊尊造型,让我们会心一笑,内心生出涟漪。而羊正是中国“美”字的起源——“羊大为美”。
  再来看看让人拍案叫绝的羊足造型。它不是充满骨感、硬朗感的足,而是柔软的、孩童般的,甚至是幼稚的、随意而为的、软软的足,竟然把一只憨厚肥硕的羊衬托得柔软又有亲情,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随性之美。

  白瓷:纯粹中的万有

  “纯粹中的万有”,这几个字可以形容白瓷。纯粹是一种境界,但是,纯粹不是单纯的“无”,不是单纯的“一”,而是无中有万物,是极简的丰富,是有生机的静美。
  彩陶、黑陶、秦砖汉瓦、青瓷之后,白瓷横空出世。烧造白瓷,需要替换掉胎质釉色里的铁。泥土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就是铁,青瓷的发色主要也是铁。因此,在整个中国陶瓷制造的过程中,白瓷是最后出现的釉色。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达到鼎盛。邢窑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邢窑之后,到了北宋时期,定窑迅速崛起。定窑的白瓷,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提高器物审美的一致性的呢?那时采用的是模印工具,即装饰的印花可以通过模具来实现。定窑还在继承邢窑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发展了多种工艺技术,创出了多种陶瓷新品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中国陶瓷大量向外输出,陶瓷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古代没有电灯,所以人们在自然的光线下去感受白瓷的细腻,那种白是温润如玉、丰富多彩、无限神秘的。今天,如果不借助其他光源,在昏暗的空间中感受白瓷,我相信大家对白瓷可能会有新的认识。

  茶盏:生活中的艺术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中,茶碗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品类。因为茶碗可以作饭碗用,使用率极高,破损率也极高,所以它的需求量和生产量都是巨大的。它既可以高雅,进入贵族皇室的视线,也可以朴素,走进平民阶层的家庭。
  正因为茶碗的贸易量巨大,所以它在丝绸之路中占据了巨大的份额。同时,中国人喝茶的习俗也随着茶碗一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谈到茶碗,不得不提到黑盏。黑盏是建窑烧制的一种瓷器。黑盏的流行,得益于唐代至宋代盛行的点茶。
  那时的茶叶与现在不同,摘下来要先蒸,蒸完了捣,然后做成茶饼,再用银签或铜签串起来成为茶团。点茶时,先把茶团放到火上烤,这叫灸茶。把湿气烤掉后,茶团就变干、变碎,用碾子将它碾成很细的茶叶末,再把它放到碗里,用沸水一点点调成膏。然后用沸水冲开,再用细竹做的茶筅快速打出白沫。
  点茶的茶汤是白色的,为了衬托白色的茶,自然要用黑色的茶具,所以黑盏就流行开来。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这种瓷器由浙江传入日本,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
  为什么日本人会把“天目釉”奉为国宝?因为其釉面有窑变现象,变幻莫测,这种效果需要通过特殊的窑火和釉料配比才能实现,烧制条件极为苛刻。同时,这种容器提升了日本的茶道,被视为日本茶道的象征。
  所以,一捧小小的茶盏在手,你品尝的不仅仅是茶,还是时间的味道。

  青花瓷:世界贸易史的奇迹

  说到青花瓷,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15世纪到17世纪是大航海时代,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纷纷开辟从海上到亚洲的贸易路线,而那个时候恰恰是中国青花瓷走向成熟的阶段。
  欧洲人惊讶地发现,一抹神秘东方的蓝色可以在釉色之下变得那样悠远,好像投入遥远的夜空,让你心神安静却又浪漫无比。这就是摄人魂魄的青花瓷。所以,在那个时代,青花瓷一出现就成了全世界追捧的奢侈品。
  当时的葡萄牙国王将中国的青花瓷放在桑托斯皇宫中,那间卧室并不大,但是床上方的穹顶上嵌满了各种精美的青花瓷。后来,这座皇宫被卖给了一位贵族,最后又被法国买下作为法国驻葡萄牙大使馆。在清理这座建筑时,才发现穹顶上有263件中国明代到清代的青花瓷,其价格比这座皇宫还要贵几倍。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将这些青花瓷展览了几个月后,重新放了回去,从此不露真容。我非常有幸在现场欣赏了这些青花瓷。
  由此可见,当时的青花瓷在世界上就是硬通货。神秘、美丽、气魄非凡的蓝色青花瓷是如此让人着迷,作为中国明代和清代外贸的主要商品,它无疑创造了世界贸易史上的奇迹。

  陶瓷是一部百科全书

  可以说,黑陶、彩陶、兵马俑、青瓷、唐三彩、白瓷、青花瓷等各种陶瓷,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灿烂辉煌的陶瓷史。它们满足了不同阶层的需要,也支撑了中国遍布大江南北的各类窑口,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仰慕、璀璨伟大的陶瓷之国。
  作为当代艺术家,我的职责是把我对传统的认知变成一件件现代作品,向传统回馈,向传统致敬。我并不是要模仿传统的样式,而是要通过陶瓷表达我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其实,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古代文明,在那个时代也都是他们的当代艺术。一切艺术行为和方式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它们也最终决定了时代的丰富性。
  陶艺是设计,是绘画,更是雕塑;它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它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陶艺让我们鲜活地了解一个时代,同时也了解我们自己。
  陶瓷是一部百科全书。今天,通过分享中国陶瓷的璀璨历史,我希望大家能够穿越时空,回到传统诞生的时代来眺望今天,相信一定会激荡起我们内心无限的感知力、创造力,从而使我们真正感受生命的美好。




荐稿人:xscclf 2024-12-05  执行编辑:wls 2024-12-06  责任编辑:lyh 2024-12-08

0
 

上一篇简谈西方古典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