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0-10-26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20年10月26日第12版

“一脚踏三省”,是什么体验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彭 薇  阅读次数:10042

2020年1月,鸡鸣三省大桥建成通车。三省边陲的偏僻之地,不再“相望难相通”

2020年1月,鸡鸣三省大桥建成通车。三省边陲的偏僻之地,不再“相望难相通”

 

  近日,一些“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古道、古街、古镇,成了不少游客心仪的旅游景点。更为奇妙的是,它们都处于“三省交界点”。在中国地图上,像这样的“三省交界点”就有42个。因省界在此汇合,这些地方大多凝结了浓厚的历史人文色彩,有的自古是兵家要塞,有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重镇。“一脚踏三省”,带来了什么体验?

  一条长街被三省“瓜分”

  在中国,有一条街被三省“瓜分”,十分罕见。这条街叫白浪街,陕西、湖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就在此。
  白浪街总长不过半里,街心有块三棱石,周边三省以这块石头为界划分辖境,西北面属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东北面属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南面归属湖北省郧阳区白浪镇,它因此被称为“三省石”。绕着三省石转一圈,瞬间跨越三省,这种感觉很奇妙。
  位于“三省石”东北面的河南荆紫关镇,“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秦楚间往来征伐,大都通过这条路线。著名的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荆紫关,秦楚两军打得不分胜负,荆紫关往往一天之内就“易手”,早晨还是秦军领地,傍晚就被楚军夺去。因此有了“朝秦暮楚”这个成语。
  唐代航运的发展,让处于丹江口的荆紫关成为全国交通中转站,成为繁华的码头集镇。而明清时期的荆紫关更是个商业重镇,《旧志》中记载明代前期的荆紫关是“康衢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异常繁华”。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的五里长街。
  这个三省交界处,可谓陕之咽喉、豫之屏障、鄂之门户。三省屋舍相连,文化相融。你可以听到电视机里同时传出的秦腔、河南梆子、楚剧,还可以闻到农家院里飘出的陕西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等不同香味。在贾平凹的散文《白浪街》中,生动形象地对白浪街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描述。他提到,有位陕西老汉养了八个女儿,三个嫁给湖北人,三个嫁给河南人,两个留给陕西人,老汉因此被人称为“三省总督”。每当子女为他祝寿时,加上女婿、外孙等,一大家子几十口人,三省方言齐聚,南腔北调,好不热闹。

  一个古镇响起“南腔北调”

  与白浪街相比,浙闽赣三省交界的古镇,风土人情更为丰富繁多,被称为“方言王国”“百家古镇”。
  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交界点的高山深谷间,藏着一个“一脚踏三省”的古镇——廿八都。与周庄、乌镇等闻名的古镇相比,廿八都藏在深山人未识。它不同于江南水乡古镇,带着几分神秘。历史上频繁的屯兵、商旅、移民,使得这里显示出“文化飞地”的气象。
  中国的大部分乡村或集镇因聚族而居,同村人往往同宗,姓氏、语言都比较单一,廿八都却是南腔北调,方言的多样性也成为它独有的特征。140多个姓氏、9种方言在此汇聚,它是迄今发现唯一有百家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镇,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重镇。不少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许多人对这座古镇称为“廿八都”感到奇怪。宋代之前,这里叫作“道成”。宋代时在乡以下设都,浙江江山设都四十四,道成地属二十八都,此后就沿袭这个名称。在江山市,至今还保留着四都、八都、廿七都、卅二都等地名。
  廿八都地处浙江衢州仙霞岭,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古道。沿线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经仙霞古道源源不断输向东南沿海港口。古道山路崎岖,清代诗人袁枚形容仙霞诸峰:“千盘鸟难度,万岭欲藏天。”如今,不少徒步爱好者常沿着仙霞古道而行,一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去感受廿八都的人文风情。

  古渡口见证时代变迁

  42个“三省交界点”中,有一个曾被金庸写入了武侠世界。许多人听说风陵渡这个词,源于《神雕侠侣》中那句“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风陵渡,位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在黄河东转的拐角上,这里曾是古老的交通要津。
  风陵渡,曾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在水运年代,地位类似今天的公路、铁路、桥梁等。万里黄河,九曲回环,风陵渡渡口周边的地理形态,使得它天然划分了山西与陕西、河南的省界。站在风陵渡渡口望去,黄河之水滔滔,对岸不远处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大古关隘之一——潼关。
  金朝赵子贞在《题风陵渡》一诗中这样描述:“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山川地理巧妙的安排,造就了这座与华夏民族同样古老的历史名渡。有多古老?“风陵渡”的诞生,与传说中五千年前的华夏领袖黄帝有关。传说涿鹿之战中,黄帝的功臣风后发明了指南车,助黄帝大军大胜蚩尤。风后牺牲后,筑封陵厚葬于山西芮城,故名“风陵”。
  风陵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载入史册的渡口之一。秦、汉两朝均曾定都长安,风陵渡面对潼关,为京城门户。早在西汉初年,全国还没有统一时,汉高祖刘邦便迫不及待地在潼关、风陵渡设立管理机构,名为船司空衙门,专门管理潼关与风陵渡之间的航运。风陵渡从此正式成为官渡,纳入了朝廷管理序列。
  从经济地位上说,古代山西比风陵渡更重要的渡口还有很多,但是风陵渡地位不断增强。“原因是这里的河岸固定,甚至堪称‘千年永固’。”作家鲁顺民曾在专栏文章中这么介绍,“风陵渡所在地,实在是幸运。这里就像‘台风之眼’,周围水流湍急,但这个角落的河水却一派温婉气象。”
  1994年11月,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横架南北两岸,风陵古渡口才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这片黄河滩成了集生态农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景区。从古至今,变化了的是人们的生存方式,不变的,是千古流淌的黄河水,奔流不息,风姿依旧。

  西部大省交界于自然保护区

  几省交界处,各有山川河流,别有风景与风情。还有一些交界处,有自己的自然风光与独特之处。
  新疆、青海、西藏交界之处当然不是人流密集的市镇,而是天地苍茫、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这三省的交界处位于可可西里与阿尔金山保护区,可可西里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因高寒干旱,人类无法长期生存,也被称为“生命禁区”。对于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来说,可可西里则是世代生存的家园。
  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交界点是一个大峡谷。这里石壁擎天,悠悠赤水河从谷底穿行而过。大峡谷有个独特的名字,叫鸡鸣三省大峡谷。所谓“鸡鸣三省”,指早晨雄鸡啼晓,三省皆可闻听。历史上此地召开了重要的鸡鸣三省会议,它也是遵义会议的延续,承载着红军长征的重要记忆。今年1月,横跨峡谷的鸡鸣三省大桥正式通车。从此,这三省边陲的偏僻之地,不再是“相望难相通”的地理死角。
  在“梨都”安徽省砀山县,有一口打在苏鲁皖三省交界坐标上的井,称之为“三省井”,当地人又称“团结井”。清冽的井水,可供三省三县的农民取用,成为友谊长存的明证。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10月26日第12版)

 

 

 

荐稿人:ffy 2020-10-26  执行编辑:ffy 2020-10-26  责任编辑:lxl 2020-11-02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

0
 

上一篇萱草:既为忘忧草,又是母亲花
下一篇测试41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