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5-01-04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2025年1月4日第7版

好好睡觉:“修复时段”别浪费
作者:叶京英  阅读次数:37

res0703_attpic_brief.jpg


  从事睡眠医学研究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触是,有个健康的睡眠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疾病,远离疾病。

  在睡眠期间,人体如同进入了一个精密调控的“修复车间”。大脑皮层活跃度降低,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减弱。但这期间,内分泌系统却异常活跃,多种激素的分泌呈现出特定的节律与规律,为身体各项机能的维持与提升提供坚实保障,这正是睡眠周期中最关键的“修复时段”。如生长激素,就会在此阶段大量分泌,为身体的修复与生长提供强大助力,这也是为什么睡眠质量好的儿童,往往生长发育得也不错。此外,深睡眠阶段还会分泌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它们能够维持血糖平稳,确保大脑等重要器官持续获得能量供应。2023年我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就是发现夜间光污染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这提醒我们,睡前应避免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减少蓝光摄入,提高睡眠质量。

  除了“修复功能”,睡眠与我们的免疫调节也息息相关。众多研究表明,睡眠对于固有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芬兰一项限制睡眠的实验发现,睡眠不足导致免疫系统的各类细胞出现异常,证实睡眠不足可从多方面扰乱机体免疫系统。而最新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的一项研究则证实,睡眠与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关系,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免疫细胞生成与活化,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促进深度睡眠。一项对38.5万名健康人群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与睡眠不健康的人相比,拥有良好睡眠习惯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5%,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均降低34%,而且健康睡眠可抵消部分遗传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快节奏的生活正改变着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但人们也意识到,一个好的睡眠有多重要。于是,为了早睡,有人一到晚上就早早洗漱完躺在床上酝酿睡意,效果却并不好。其实,重要的是,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提前20分钟上床,为身体的循环运转、大脑休息提供充足的自我调整时间;或者,有困意了再上床,即“睡不着就离床,有睡意再回床睡”,通常坚持几晚,即可恢复正常睡眠。更重要的是规律睡眠,不能今天9点睡,明天12点睡。

  以往我们认为睡觉时打呼噜是睡得香甜的表现,然而睡眠时反复憋气造成血氧的反复波动对身体危害极大,被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对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卒中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低氧还会诱发心肌缺血缺氧。所以,打呼噜可不一定是睡得香,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随着睡眠疾病诊疗规范化进程的推进,更大的需求也摆在眼前。在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上,多导睡眠监测的应用已越来越规范,但开发成本更低、使用更便捷、应用更规范的初筛手段迫在眉睫。当前很多手环具有睡眠监测功能,但科学性有待商榷,告诉患者哪些是健康问题,哪些是疾病问题是医生的责任。

  目前,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技术仍在探索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让我们充满期待:各种睡眠监测设备的发展,使我们对睡眠的认识不断加深。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深度分析睡眠监测数据,精准识别异常睡眠模式,辅助医生快速、准确诊断病情,甚至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基因技术的突破让我们能窥探到睡眠相关基因奥秘,从遗传根源剖析个体睡眠特质,为个性化治疗另辟蹊径;各类睡眠疾病检测手段能够全方位、长时间记录睡眠生理参数,为研究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助力睡眠医学研究向更多维度纵深拓展。

  (作者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



荐稿人:ffy 2025-01-04 执行编辑:wls 2025-01-04 责任编辑:zjy 2025-01-05

0
 

上一篇揭秘银屑病:不仅仅是皮肤问题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