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7-08-19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7年8月19日第2版 |
为什么没有通用有效的止痒药 |
上海科学家揭开挠痒痒的秘密 |
作者: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阅读次数:5255
|
痒觉信息从脊髓到大脑的传递通路示意图
当身体发痒,想忍住不挠,可能比忍住疼痛更难。为何人会忍不住挠痒痒?痒的究竟是皮肤还是大脑?为什么世界上有止痛药,却难得通用有效的止痒药? 这是因为关于痒的神经传导,人类还了解得太少。 昨天,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上海科学家关于“痒”的重要发现:一条将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进而诱导抓挠行为的长途“神经高铁”。具体说来,当痒的感觉传输到脊髓后,会激活投射神经元,于是痒的感觉信号就“搭乘”投射神经元延伸出的长长的“神经高铁”线,一直传递到名叫“臂旁核”的脑区中。这一成果来自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该项工作主要由博士研究生穆迪和邓娟在孙衍刚研究员指导下完成,课题组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并得到了第四军医大学李辉教授的大力协助。 这一神经环路的发现,为探索慢性痒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基础。痒了挠一挠就好,似乎很正常。可对皮肤病、肝病等患者来说,经常出现的慢性瘙痒症状可真是要命——与其相伴的难以克制的长期搔抓行为,可导致严重的皮肤和组织损伤。慢性瘙痒还经常引起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痒的机制尚不清楚,针对慢性痒治疗的药物开发严重滞后。目前的止痒药,大多是抗组胺类药物,或采用整体降低神经系统兴奋度的“非特异性手段”来止痒,常会令人昏昏欲睡。因此,痒觉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医学与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痒觉信息如何从脊髓传递到大脑。 以往的研究发现,脊髓中的一类痒觉细胞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孙衍刚研究组发现,这类神经元并不直接将痒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于是,该团队着手重新认真排查痒的神经传递通路。 科研人员发现,大脑的脑干有一个重要脑区叫“臂旁核”。它被认为参与情绪调控,可影响睡眠,还与味觉、痛觉、痒觉等多种感觉相关。孙衍刚研究组发现,原来痒的感觉从感觉产生到传递至脊髓,还只是一段短途的“神经地铁”,而从脊髓投射到大脑,才是一段长途“神经高铁”,而“高铁”的终点就在臂旁核。 于是,他们通过药理遗传学实验和行为学实验,证实臂旁核的确对痒觉诱发抓挠行为是必要的,抑制臂旁核的活性,可减少痒觉抓挠行为。该研究为深入解析痒觉信息在大脑中如何进行加工处理奠定了基础,并为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 《科学》杂志的审稿人认为:“这篇论文利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强有力地说明了臂旁核在痒觉传递环路中的作用。”孙衍刚告诉记者,研究团队接下来将努力寻找特异性分子靶标,为痒觉的药物干预提供方向;另一方面还将继续寻找痒觉传递环路的更多通路,期待能将痒觉传递的全部环路机制都了解清楚。
荐稿人:ffy 2017-08-19 执行编辑:zjy 2017-08-19 责任编辑:tmy 2017-08-19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