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9-10-1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3日第4版 |
我科学家研发出新型中流临床精准用药技术 |
可望让肝癌患者生命延长八至十个月 |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阅读次数:5126
|
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刘青松团队在国际上首个利用病人自体癌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并指导肝癌临床治疗的验证性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使用该技术治疗的病人相比常规疗法的病人,中位无疾病进展期延长了8到10个月。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肝癌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0至40人,占全球年新增肝癌患者的50%以上。目前肝癌临床治疗手段有限,尤其是中晚期肝癌患者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少、客观缓解率低、生存获益有限,缺乏安全、有效、精准的临床治疗手段,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在肝癌的术后辅助化疗中,如何发挥现有指南内药物的临床治疗价值尤为重要。 刘青松研究员表示:“每一个肿瘤都是独特的,每个肿瘤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用药方案,因此,每一个病人都需要一个个体化精准用药方案,基于病人个体癌症细胞的精准用药治疗策略,将是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他介绍,目前如何对癌症进行有效治疗仍然是世界性难题,一旦选择的药物失效,病人将会错过宝贵的治疗时机,从而失去生存希望。 针对肝癌临床治疗遇到的诸多困境,刘青松团队在突破癌症原代细胞体外扩增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临床需求开发出了基于癌症病人自体细胞高通量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的肿瘤临床精准用药技术,为临床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缺乏指南用药指导的病人“吃什么药”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具有检测药物覆盖率广、有效率高、个体化强等优点。 据悉,该临床实验是国际上首个利用病人自体癌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并指导肝癌临床治疗的验证性实验。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3日第4版) 荐稿人:lry 2019-10-13 执行编辑:lyh 2019-10-14 责任编辑:zjy 2019-10-14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