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9-11-16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9年11月16日第2版

自主研发人工角膜投入临床
患者在国内就能接受手术,大大减少治疗成本
作者:解放日报实习生 张逸雯 记者 顾泳  阅读次数:4991

  近日,国内首款完全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角膜在全国六家主要眼科中心开启临床协作研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研究中心,于上周已成功实施了两例人工角膜移植复明手术。

  据悉,一直以来,角膜移植复明大多数方法都是接受捐献角膜,可对于化学伤、爆炸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情况导致目盲患者来说,异体人角膜匹配成功率都几乎为零。生物角膜发展补充治疗了一部分患者,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却难见光明。这样的状况将得到彻底改变。

  “这是划时代的全新术式。”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徐建江教授介绍,这款“领扣型”人工角膜是中国研究团队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独立摸索原材料和技术所设计出的国产化产品。国产人工角膜针对东亚人种眼睛小、前房浅等特点进行改良,并将蓝色底板改为褐色,以匹配瞳孔颜色。人工角膜手术技术难度相当高,移植过程中缝合要求十分严格,通常需联合白内障手术进行,全新技术在眼科发展上也意义重大。

  “以前重度角膜盲患者只能选择出国手术,但高昂医疗费用普通人难以承受。”国产人工角膜核心研究成员、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洪佳旭说,“领扣型”人工角膜的出现,使这类患者在国内就能接受手术,大大减少了他们的治疗成本,为这些“形同绝症”患者带来了复明希望。

  目前全国已有17例难治型角膜盲患者通过人工角膜重见光明。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19年11月16日第2版)




荐稿人:lry 2019-11-16  执行编辑:lyh 2019-11-18  责任编辑:zjy 2019-11-18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欢迎您!


0
 

上一篇让青年人才充分释放创新能量
下一篇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明年运行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