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10-08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5年10月8日第7版

复旦制成新型纤维状人工肌肉
作者:通讯员 郑志颖 首席记者 姜澎  阅读次数:6400

在驱动和智能响应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本报讯 (通讯员 郑志颖 首席记者 姜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彭慧胜教授课题组通过对碳纳米管的多级螺旋组装,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纤维状人工肌肉材料,为实现高性能的驱动和敏感器件及应用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最近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

  彭慧胜课题组的研究,是围绕新型人工肌肉材料展开的,新的成果在驱动和智能响应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这种新型材料优异的驱动性能,通过巧妙的设计,研究团队将会把这种质轻、柔顺且导电的人工肌肉材料更多地利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例如,制成可对不同溶剂蒸汽具有选择性反响应的变形弹簧、发电机和智能织物等。家里的百叶窗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动打开和关闭;衣服可以在冷的时候变厚、热的时候变薄;义肢的反应灵敏度比人体肌肉还快……这些都是科学家们利用“人工肌肉”材料达成的目标。

  据彭慧胜介绍,这种导电的人工肌肉材料对溶剂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在工业生产和化学品储存中,还可以用来探测毒性溶剂的泄露和预警。简单来说,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有毒溶剂及其蒸气过量或泄露时,人工肌肉材料与危险溶剂或蒸气接触,会自动智能地伸缩或旋转,从而触动警报或安全阀门的开关,发出警报告知工作人员,或是关闭通道防止危险溶剂及蒸气进一步扩散,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下一步,研究团队将继续完善这项研究,并已经通过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实现了对水的收缩和旋转响应,并制成了可感应湿度变化的智能窗帘。

  其实,科学界对人工肌肉材料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传统的人工肌肉材料多是基于功能性的高分子材料,对溶剂的响应速度很慢,运动形式单一,只是简单的膨胀或弯曲,且不易控制。彭慧胜团队突破了传统材料,使用的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且质量轻,导电性好,在该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彭慧胜介绍,这项研究首先是受植物内部螺旋结构的启发。自然界中,很多植物都会对外界环境(如湿度的变化)的刺激产生新奇的运动行为,如松果随湿度变化产生弯曲变形,种芒(seedawn)在潮湿土壤表面发生卷绕运动,以及丝瓜卷须的螺旋生长等。研究发现,植物内部纤维素微纤的螺旋排布是导致上述植物运动的结构基础。研究团队根据这一结构的启示,获得了制备高性能的智能响应材料和器件的全新思路。

 

 

荐稿人:lry 2015-10-08  执行编辑:lry 2015-10-08  责任编辑:zjy 2015-10-08

0
 

上一篇小实验室里创造“大宇宙”
下一篇我科学家成功实现肝单元生物3D打印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