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12-03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12月3日第4版

我们的创业梦在这里实现
  阅读次数:8748

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

 

l_153929_JF04-03S_6

 

  未来,我们随时随地就能用手机遥控一架价廉物美无人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未来,当你在乘坐公交车时,你在拉着扶手拉环时,还能将拉力转化为电能,既可为车辆提供应急供电,又可作商用,为车上的广告灯箱等供电;未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学生贷款、学生分期等一系列针对校园的细分金融产品,能够让学生族在学习和创业的资金保障上更加合理,甚至当你在成绩不理想时,你都能够得到“挂科险”来激励你再度投入到学习的热情中……这可不是在做梦,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如今大学生们所专注的创业实践。
  今年6月,由教育部、国家网信办主办的、主题为“网络创新实践,实现创业梦想”的“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之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优秀项目和才华横溢的大学生经理人。按照此次大赛的承办方易班网负责人冯俊峰的话来说,“举办大学生的网络创新创业大赛最大的目的还是希望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挖掘和鼓励学生创业的才华和梦想,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创业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搭建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落到实处”。

  以大赛为平台,创业激情在这里碰撞

  说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经历,作为一家专注于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网站,易班网(www.yiban.cn)的负责人如数家珍,信心十足。
  “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之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自6月25日启动以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202所高校的722部作品,其中产品硬件类共95部作品、互联网创新项目共444部作品、移动应用软件类共183部作品。参赛高校包含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部属重点高校。
  参赛者的热情更让主办方感觉到应该在这个创新创业的展示平台上为社会经验、经商经验尚浅的学生族们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因此,今年8月16日至21日,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训练营在重庆大学成功举办。训练营历时五天,共有来自全国27所高校41支创业团队69名营员参与。五天的训练营主要分为专家讲座、案例分析、机构考察、高压面谈四大板块,邀请了5位嘉宾担任授课导师,同时为提升本次训练营营员的实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精品项目,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创业红娘工作室的刘玉教授及许炜老师为本次训练营营员进行实战指导,邀约多家投资公司代表与创业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高压面谈,让学生在与评审面对面的沟通中完善创业思路,提升对于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结合投资人的意见,更加切实的了解到所处行业情况及资本市场对于项目的认可程度及修改意见。
  组委会每周组织专家教授对提交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网络初评,从项目的创新性、技术难度、产品价值、网络传播力、市场成效等多维度分ABC三档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获得全A的项目即通过初评,由组委会组织全A项目负责人与“创业红娘工作室”进行“红娘约谈”,最终选拔出优秀项目晋级“高校产业交流”环节。参赛的团队均能通过参加比赛获得专业的评审意见,对于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同时有机会参与路演展示,进一步的在学生用户中扩大品牌影响力。
  10月20日-11月20日期间组委会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七个地区重点高校成功举办创新创业高校产业交流,期间邀请孵化器代表、投资人、企业CEO等知名企业人士担任现场评审,从项目成效、市场价值、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与项目相应的意见和指导选出最终入围总决赛的35个项目。
  入围的决赛项目中,涵盖了从手机操控四旋翼,公交车智能拉环集电装置等智能硬件产品到互联网校园金融新产品的“挂科险”,涉及校园精准营销的O2O秒送项目等,可以说,参赛选手的创新创业项目涉及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部分产品同样定位于服务社会,有着很大的开发价值。
  决赛时,投资人及孵化器代表将对项目进行深度约谈及沟通,高校创业指导教师也对于本次大赛决赛项目给予建议和指导。易班网更会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需求特点,结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本次大赛优秀项目的孵化和落实。
  按照大赛评委华中科技大学“创业红娘工作室”刘玉教授的话来说:“创业是一种人生生活方式的追求,它是细胞级的创新,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全国的大学生每天都在朝思暮想,我们怎么样做到与众不同,我们怎么样让他人受益,那么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她的创新就落到了实处。”

  为梦想而拼搏,创业在积累中绽放

  “我希望我们的智能平台将来能推广到全国,甚至打破国际垄断,走向全球!”在进入总决赛的三十五支队伍中,思维敏捷、充满自信的丛玮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还只是中南大学的大二学生,但他已经是湖南车瑞创新创业团队的负责人,他们团队创建的实验室智能化平台,能够解决目前实验室仪器资源交流匮乏、仪器功能滞后等问题,并且已经有多项产品获得相关专利。
  高中时期,丛玮参加了化学奥林匹克比赛。因为课程和比赛的需要,他常常需要做一些化学实验。在某次做光领域的热催化反应实验时,他发现因为学校缺乏必备的仪器,所以原本可以一次完成的实验,必须分成热反应和光反应两个实验进行,非常的不方便。这也让他萌发了可以向化工厂或其他高校实验室租借仪器的念头。

l_153929_JF04-03S_1


  不过,最终促使他创建智能网络平台的,是他2012年在湖南西部社会实践时的经历。
  “当时在给很多中小型企业进行生产线改造的时候,发现很多仪器他们都买不起,这就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生产利润也低。”为了解决高校和中小企业仪器缺乏的问题,丛玮决定创建一个网上智能平台,让同学和企业主能够通过平台便利地租借和使用化工仪器,做到真正的“仪器交流”。
  在已经建设完成的“科研助手”平台上,有来自湖南化工院、湖南世纪特邦有效公司等的化工仪器,而平台除了有仪器租赁服务,还提供仪器定制,购买咨询,维修预约等服务。“目前最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国家油气公司通过我们的平台跟我们订制了仪器,是一笔300万的订单。”丛玮自豪地向笔者说到。
  然而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丛玮和他的团队就遭遇了当头一棒——没有人愿意把仪器放在他们的平台上。丛玮反思之后发现,之所以出现无人光顾的情况,是因为一些高校和中小企业担忧,一旦租借的仪器出了故障,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丛玮联系学校老师,和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作无偿给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长沙化工院维修仪器,并且专门聘请了两位擅长仪器维修的工程师,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和更多的高校实验室、化工厂达成合作。
  目前团队一共有十四个人,分别担任产品开发和研究、微信公众号和网站运营,以及业务营销工作。除了现有的“科研助手”平台能够提供实验室仪器一体化服务,团队计划在将来推出“科研卫士”和“科研探索”平台,前者是实验室安全及时监控预警系统,后者则能够实现实验室仪器远程控制操作。同时还将建设科研数据平台,包括研究热点的统计、人才数据汇总等,方便科研工作者交流。“之前有一个投资人和我说如果真正想把一个项目做大,一定要把它定位在全球化。”丛玮认为,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实验仪器在设计开发和销售等方面等面临着被国外厂家垄断的问题,他希望将来自己创建的这个平台,能够被更多人认可,从湖南走向整个中南地区,再慢慢遍布全国,走向国际市场。
  作为一个从高中就开始和人合伙开咖啡厅的创业“老手”,丛玮对创业也有自己的看法。“创意这种东西没有课本,只能你一步一步去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可能一开始会失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积累很多资源,这在将来肯定是十分有用的。”
  不光是这些商用价值明显的项目在大赛中突显,在众多的创业项目当中,一些公益类的创业项目也格外引人注目。抗癌公社(原名互保公社)创建于2011年5月,2014年底正式运营,截止目前注册社员超20万,是中国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互助平台。独创众保模式,通互联网建立网民间的“利益共同体与关系共同体”,以缓解人们对癌症的忧虑和解决癌症医疗费问题,是基于重疾的小额互助,帮助患者筹集医疗费的轻社交互助社区。
  其开创的“众保”模式,以及“每人都是资助者,每人亦是受保障者”的理念,让它成了充满正能量的创意的代表。
  创始人张马丁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有多年证券、保险公司工作经历。受母亲癌症去世的打击,他曾经执著于保障领域创业,立志发起一家互联网人寿保险公司,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一直未有进展。直到2011年母亲节的前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会不会有人为了万一大病时得到募捐而去信教?我能不能建立这样一个组织帮助人们万一癌症的时候帮他募捐?如果很多人都同时有这个想法,我们不是可以互相帮助吗?就这样,“互保公社”在一天之后上线了。
  公社运行所依托的众保模式 PhP(Peer  helps Peer),是指通过P2P(个人对个人)的方式直接给社员捐款,更加直接,更加清晰。类似于保险,但又是一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保障服务。据张马丁介绍,“抗癌公社”本身并不属于互助保险或众筹保险,与互助保险的不同是,它没有基金,也不需要预先缴费;公社并不从社员的互助资金中抽成,保证100%的资金用于患癌者,通过其他收入模式解决运营经费问题。例如,当社员人数达到30万人时,每人只要捐1元钱,就能帮助到患者。
  抗癌公社联合创始人,现南京师范大学学生陈志恒告诉笔者,2011年网站上线之后,在前三年并不被大家认可,甚至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通过社员的努力,公社后逐渐被大家所熟知,截至目前,注册会员人数已经达到25万,并且成功为多位社员筹集到了治疗和生活费用。
  在谈及未来公社后的计划时,陈志恒希望通过策划更多的活动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抗癌公社。“我发现很多校友,因为生病会在学校筹款,而且社会上类似的新闻也越来越多,许多人患了癌症却没钱医治。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及早认识到这个社会问题,加入我们。”
  身为团队中唯一的在校学生,陈志恒对待创业也有自己鲜明的态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浪潮中,对于这种“趁年轻多闯一闯”的态度他非常赞同,但是他也表示,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应该要对创业有清醒的认识,明白创业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空谈。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规划,才能真正在创业中得到锻炼,不被创业的浪潮所淹灭。

  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像丛玮和陈志恒团队这样出色的创业者在本次大赛中还有很多,比如电子科技大学壹比特团队,受到朋友带孩子时遇到的问题,设计出了一款实时、连续监测婴儿排尿情况,并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排尿的智能硬件装置——憨豆豆嘘嘘器; 上海商学院的霸霸团队,针对学生担心的一些问题,推出趣味性的霸霸保险,如高分霸、食品安全霸、分手霸等;东华大学的“校园秒送”项目,利用校园内外店家资源,为店主带来新收益的同时,为品牌方带来精准的线下流量以及给学生提供福利……多样的创新项目,既体现出了年轻一代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在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方方面面的真实写照。
  既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又要保护好大学生的创新激情,无论在经验辅导还是在项目孵化上,易班网整合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有的放矢,比如,所有35支参赛队均可省去“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所推出的“天使基金”项目的申请和初审环节并有机会享受“雄鹰计划”和“雏鹰计划”。同时,还有机会被推荐进驻“飞马旅”创业孵化器,获得6个月的场地免费使用期。不仅如此,获得前六名的队伍还可得到5万至20万不等的创业基金赞助。
  在鼓励参加创业大赛或者直接投身现实创业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应该注意到,创业需要有理性的头脑、细致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不应该是盲目冲动的。北京桔子科技创始人李佳芮同样也对大学生提出了建议:“虽然这是一个全民创业最好的时机,但是也希望大家参赛的时候更多的是注意自己的积累。未来无论是创业也好,工作也好,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踏踏实实地走接下来的路。”
  易班网负责人表示,“类似的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不仅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创业梦想的展示舞台,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青春涌动的力量。大赛的成功举办,通过专家评审、投资人、孵化指导等与创业团队的深入交流,大学生们可以检验自己的所学所知,有效地改进创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帮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我们期待当代大学生会从中收获更多的价值。”

 

 

 

荐稿人:ffy 2015-12-03  执行编辑:zjy 2015-12-03  责任编辑:tmy 2015-12-03

0
 

上一篇隧贯山河 道通天下
下一篇让自己拥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