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6-05-04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5月4日头版 |
高温超导材料有了中国供应商 |
作者:本报记者 俞陶然
阅读次数:5283
|
上海民企与交大深度合作实现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量产 ■本报记者 俞陶然 如果材料只能靠进口,我国发展高温超导产业就会被“卡脖子”。为此,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度合作,终于实现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量产。放眼全球,能大规模生产这种材料的企业只有四五家,上海超导是其中之一。“我们期待相关行业的企业与我们对接,加速我国高温超导产业的兴起。”上海超导公司副总裁洪智勇说。 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也吸引了投资界的有识之士。上海超导投资方与交大洽谈后作出一个决定:出资“买断”李贻杰等人的职务发明专利,校方不再参股,上海超导成为纯民营企业。然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并没因此终止,而是走出了一条创新性产学研合作道路。2013年初,双方合作成立上海超导联合研究院。作为交大的二级学院,超导研究院显得很特别:其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行由上海超导出资;研究院科研人员的工作紧贴企业的产业化目标,其考核晋升体系也以产业化为标准,而不是论文;在研究院产生的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 “科创中心‘22条意见’提出‘鼓励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我算是这种创业模式的先行者吧。”既做副总裁又当交大副教授的洪智勇说。目前,研究院有教师近10人、研究生20多人。由于既可以做高校教授,又能专注于产业化研发,研究院对海外华人超导专家的吸引力很大,他们中有多人表达了回国加盟的意向。 “我们公司有70多名技术人员,一半是造装备的,另一半是用装备的。”洪智勇说,用装备的是材料工程师,他们在材料工艺上有什么需求,就会和装备工程师沟通,让后者改进设计。就这样,两个团队供需对接、密切合作,从工艺到装备改进了上百个技术点,使带材的成品率、性价比大幅提升。在市科委的持续支持下,上海超导如今不仅是高温超导带材供应商,而且是超导带材成套生产线制造商。这在全球高温超导材料生产企业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许多高温超导应用示范上,我国落后一些发达国家3—5年,如美国已在舰船上测试36.5兆瓦超导电机,这也是全球最大的船用电机;我国在研的超导电机功率则为1—2兆瓦等级。“在国产高温超导材料已能量产的今天,我们需要奋起直追。”洪智勇希望在这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更多企业与上海超导对接,探索高温超导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近期,公司在材料应用上有了不少进展。他们与中科院、联创光电合作,研制出全球第一台兆瓦级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目前处于测试阶段。用于铝加工行业的传统感应加热设备,采用铜导线电磁线圈,由于有电阻,通电后就会发热,损耗能量。而采用超导电磁线圈的新型设备没有电阻,加热效率比传统设备高一倍左右。东北一家铝加工企业算了一笔账:今后如改用超导感应加热设备,按当地电价,每台设备每年可节省电费400万至500万元,两年即可收回购买成本。 他们的带材产品还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看中,有望用于筹建中的大科学工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超级质子对撞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介绍,超级质子对撞机的核心部件是超导磁铁,需要性价比很高的高温超导材料。“质子对撞机预计20年后开建,我希望那时上海超导的产品能完全满足工程要求,助力我国科学家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取得新的发现。”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较短时间内,做出了高温超导材料和导线,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了不起。该公司有优秀的团队和技术基础,我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国产高温超导带材的性价比,还远未达到超级质子对撞机的工程要求。建设质子对撞机是一项数十年的工程,我们会和上海超导等企业密切合作,用大科学工程促进工业界技术水平的提高,让性价比更高的高温超导材料加快应用到各个领域。
荐稿人:lry 2016-05-04 执行编辑:lry 2016-05-04 责任编辑:tmy 2016-05-0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