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0-02-10 【编辑录入:xiaomi】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 2010.2.9

探秘中国馆
作者:曹玲娟  阅读次数:12141

    20071218日开工,到201028日竣工,中国馆以其特殊的身份和独特的造型,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世人的眼球。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2008年末2009年初,只用了100天时间,多达约2.2万吨的钢结构就加工、吊装完成,中国馆的国家馆和地区馆双双实现封顶,其中仅焊条就耗用了100吨,最重的构件达到135吨。这样的工作量,按常规至少要一年时间……
     344个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东方之冠”
     表面镌刻着古代叠篆文字
     在竣工仪式现场,两鬓霜白的总设计师何镜堂激动地说:“站在这里看到的中国馆,有着图纸表现不出来的壮观雄伟,真的很振奋,她体现了我们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除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中国馆还有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主题构思。
    
何镜堂说,自己最喜欢的,是中国馆上如同传统建筑中的斗拱榫卯穿插部分,“你看那些篆体文字,就像中国印章,东面就是‘东’字,北面是‘北’字,东南西北四面,每面31个突出。”何镜堂得意地解释,其实,这是中国馆的通风洞。
    
由何镜堂领衔设计的中国馆,是从全球华人的344个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的。
    每一米台阶,由老石匠纯手工“剁斧”一万多刀
    平均每1厘米的宽度,就要斩上7
    走进中国馆,势必要踏上共76级踏步、宽72米的中国馆大台阶。
   
上海金博石材董事长袁国良说,这些大台阶,总花费超过600万元。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更珍贵的是,为了使石材的表面呈现细密美观的凹槽,这些台阶全部使用的是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
    “三斩斧”是一种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故取名“三斩斧”。
   
这种由手工剁斧制造出来的纹理,甚至比国外顶尖机器加工出来的纹理更加均匀和细致。可是,这种处理方式,需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刀一刀剁出来,细细密密,平均每1厘米的宽度,就要斩上7刀之多,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需要5400多万刀。目前,这种古老的方法已濒临失传,此次负责加工中国馆大台阶及平台的石匠们,是苦寻8个月之久才找来的。
   
中国馆使用的“华夏灰”石材总数达4700块,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其中单块最重的有800公斤,最轻的也有260公斤。
    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精心挑出的“中国红”
    内外墙选定的红色达七种
    “人们一直在问,什么是‘中国红’,究竟要挑哪种颜色,才是配得上中国馆的‘中国红’?”中国馆项目经理姚建平笑着回忆,“后来大家都说,我们中国馆的红色,就是‘中国红’!”
   
中国馆的“中国红”,可不是一种红色。为中国馆选择“中国红”外衣,时间长达8个月,最终为中国馆的内外墙选定的红色多达7种,其中中国馆外立面使用精心挑选出的4种红色,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看上去依然是浑然一体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领衔的团队,最终给中国馆的“中国红”进行了定义:“正色之红,一组多色,一脉相承,和而不同,艳丽而不失沉着”。
   
选出“中国红”后,中国馆项目部和设计团队经过5次科技咨询会的讨论,逐层筛选,最后决定选用金属材料,并确定中国馆红板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它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荐稿人:tmy   执行编辑:tmy    2010.2.10   责任编辑:zjy    2010.2.10

 

0
 

上一篇高校走向国际不可急功近利
下一篇二00九《感动中国》人物 总有一种力量温暖人心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