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0-03-02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0年2月11日第10版

二00九《感动中国》人物 总有一种力量温暖人心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江胜信  阅读次数:38839

前言

        季羡林、钱学森、方永刚、谢延信、武文斌、翟志刚、钟南山、刘姝威、刘翔、金晶、成龙、邰丽华……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录制现场,伴着开场的咏叹乐音,历届《感动中国》人物的头像在心形舞台的丰碑屏上渐次清晰。今年,又会有哪些新的面孔将加入其中,烙刻在永远矗立着的心灵丰碑上?

        他们过去在、依然在、一直在、永远在。他们的故事有眼泪有笑声,有感动有温度,这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不仅在这个多雪的冬天弥足珍贵,更在人生的寒来暑往之中营造如春的心境。


        

卓琳:平凡至伟

        她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推选委员陈小川的推荐辞

        半年前的2009729日,卓琳走了。她曾陪伴着伟人邓小平走过幸福、走过艰难、走过荣辱不惊的一生。如今,她和他在大海里团聚了——他们的骨灰都撒向了大海,他们都为人间留下了晶莹的角膜,他们把共同积蓄的10万元捐赠给汶川地震灾区。他们走的时候,都是农历牛年,都是93岁。

        女儿邓榕(小名毛毛)代替母亲卓琳接过《感动中国》的奖杯。她很意外:“我妈妈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老太太。她走了,就消失了。我没想到,国家和人民还给她这么高的评价。”

        低调是她的姿态和品格,但我们依旧要把“平凡至伟”四个字赠予她!

        在现场播放的短片中,除了生前接受采访的剪辑,找不到她单人的照片。这也成为邓榕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我们给父亲、给孩子们、给我们自己照了很多照片,唯独没有单独给母亲照,她总是说‘我不上相’。她去世后,竟然找不到合适的照片做遗像……”

   卓琳没有怨言,相反,她正是在镜头背后践行着她的追求:“我的任务就是把家管好,把孩子管好,不让小平操心,让他专心致志地干好工作。”

   然而,谁又能否认,在邓小平和孩子们的心里,她撑起的不是一片天空呢?邓榕说,是母亲把我们这个大家庭凝聚在了一起,是母亲用毫不动摇的陪伴给几度劫难的父亲带去精神的慰藉,“父亲不苟言笑,没评论过妈妈,但关于家里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你们去问妈妈。’这不仅是一种信任,也是一份感情,甚至是一份依赖……在生活上,她是忠贞不渝、相濡以沫的深爱自己丈夫的妻子;在政治上,她是信念非常坚定的,能与丈夫荣辱与共的革命战士。”

      只有唯一一次,卓琳站到了聚光灯下。那是在香港回归之时,她踏上这片热土,为的是完成爱人的遗愿,代替他见证伟大的时刻。邓榕回忆:“母亲做了几套新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香港度过了不眠之夜,这个时候,她更加惦念父亲……”

      此后,她复归沉寂,再也没有出过院门,直到那一天,她的骨灰撒向大海……


朱邦月:爱是无悔的守候

        一诺千金40年,男儿侠义在双肩。

        ——推选委员易中天的推荐辞

        一篇名为《为爱而来》的网络文章被到处转载,把无数网友带入一个承载最多苦难的奇特家庭——

        作者朱邵华在文中提到的“父亲”朱邦月是福建省邵武煤矿退休职工。43年前,朋友在临终之际把2岁的儿子和怀有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幼年丧父的朱邦月深知没有父亲的孩子有多可怜,他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对朋友的孩子视如己出。

      别人问他:你不怕那两个娃娃长大后没有良心?他笑笑:“以后的事谁知道。”

      是的,他哪里知道,以后母子三人会因为日趋严重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丧失自理能力,他又在1986年因车祸失去左腿。一家四口,从此只剩下一条健康的腿……

     “父亲的鲁莽草率使他跳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小儿子朱邵华眼里的那口深渊,朱邦月跳得如此决绝。从清晨到深夜,他拖着一条溃疡的残肢,洗衣、打扫、买菜、做饭,给母子三人翻身、穿衣、擦洗、喂饭……20多年,从不间断。

      朱邵华用萎缩变形的双手在键盘上艰难地敲出对父亲的感恩:“即使是这样,我也始终坚信,上帝让我到世间是享受爱来的……哪天自己走了,但文字会永远活着……”他的感恩,意外地把父亲推到了《感动中国》的舞台。

      73岁的朱邦月拄着双拐来到现场,和我们一起观看他的短片。片中,妻子的肌肉萎缩的脸探出窗来,窗外,是一朵艳红的花,那是老朱为了哄老伴开心而栽下的花。

      这是怎样一种让人落泪的情怀。只有老朱依然笑呵呵的:“时间长的话,光苦闷也不行。我不高兴会带着他们三个不愉快。”

      他的现实生活从不需要抽象的评价,他想的只是:我一天天老了,儿子一天天重了,搬不动怎么办?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我们用掌声给予他评价,而在舞台落幕之后,我们又该如何伸出让他扶握的手?


   

沈浩:红手印,无言的碑文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推选委员刘汉俊的推荐辞

      当短片中小岗村村民为好村官沈浩的离去恸哭的时候,伫立在屏幕前的她穿一袭庄重的黑衣,已是泣不成声。

      她是沈浩的爱人王晓勤,今天要替丈夫接过属于他的荣誉。对丈夫,她曾有过太多的不解和埋怨,但最终,她读懂了他对小岗村的深情。

      小岗村,这个当年用18枚红手印揭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村庄长期停留在温饱线上,是下派干部沈浩披肝沥胆带领他们奔小康。为了挽留沈浩连任,村民曾先后两次摁下两纸红手印。但他们的愿望却被无情打破,2009116日,沈浩突发心脏病去世。第二天,小岗村村民在第三次挽留沈浩的请愿书上摁下鲜红的手印,为的是留下他的骨灰。

      生前,对小岗村和合肥的家,沈浩总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如今,他不再为难,他用会飞的灵魂,巡护小岗,同时探望每一个惦念的人。

      她幽幽地诉说着:“他的灵魂就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周末,女儿从学校回家。吃饭时,我们抢着给沈浩盛饭。我去厨房的时候,女儿悄悄地把爸爸的饭吃掉一点,我回来一看,无意识地说:‘哦,沈浩回来了,把饭吃完走了吗?’我后来又把女儿支走,也把饭吃掉一点。我们俩就这样互相鼓励、互相搀扶……”

      她常常会和他的灵魂对话,谈他们的不容易,谈他的亏欠,谈她的告慰。当她走向《感动中国》的颁奖舞台,她背对观众,面对那一面丰碑屏。她和他,一定又在进行着另一段对话。


   

翟墨:直挂云帆济沧海

      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和胸怀。

      ——推选委员陆小华的推荐辞

      两年半前,山东日照的大海里,一艘船、一个人、一面五星红旗渐渐远去,消失在海天之际。航行35000海里、横渡40多个国家之后,同样是这艘船、这个人、这面五星红旗回家了。2009816日,当他的双脚再次踏上山东日照的土地,一段新的历史被载入史册。

      英雄的名字叫翟墨,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他原本是个生活安逸的画家,扬帆远航只因外国航海家的一句嘲笑:“中国人也能航海?”不服气的他放下画笔握起船舵。他赢了!当他成功穿越被航海界称为“死亡角”的好望角、再次挂帆前行时,不同国家的人用至高无上的齐声鸣笛为他送行。他说:“他们未必知道我的名字,但那面五星红旗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

      他曾特意前往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在拿破仑墓地前的留言簿上写下一段汉字:“100多年前,你曾经说过,中国像一头睡狮,一旦觉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要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这样的春风得意在800多个日出日落之间只是插曲,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疲惫、艰难、寂寞和几经生死。他的帆船曾在风浪中折断舵杆螺丝,靠岸修理前他必须用手控制舵盘,不能离开片刻。就这样整整一个星期,他挑战了生命的极限。最终,海浪把船冲向一个小岛,那里竟然是某国的军事基地。士兵以“非法闯入他国领土”的罪名把他抓起来,让他选择蹲监狱或者罚款。他说,蹲监狱吧,这样可以休息。士兵们被航海英雄经历的炼狱般的磨难震住了,出于感佩,他们第二天就释放了他。

       今天,这个山东汉子把征服者的豪情带到了《感动中国》的舞台。他领奖的姿势很特别,并没有接过两个儿童手里的鲜花和奖杯,而是一手一个把孩子抱起来。那是控制船舵的手臂,挂过五星红旗的手臂,缔造历史的手臂,最有力量的手臂。


    

陈玉蓉:暴走,中国式母爱

      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那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推选委员彭长城的推荐辞

       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重度脂肪肝消失了,陈玉蓉用7个月的暴走创造了奇迹。

       2009113日,她的二分之一健康肝脏成功植入儿子的体内。这相当于两条命,既是给儿子以第二次生命,又能给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媒体评说,这像第二次生孩子,第一次是十月怀胎,这一次是暴走7个月。

       她摇摇头:“不一样。”怀孕时,想象着添丁增口,非常高兴;可后来那7个月的走,心里很难受,“儿子随时有生命危险,如果不及时把健康的肝脏给他,那将永远失去他,那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多大的意义,不如让我去死,换我孩子的生命。”

       最终,母爱的表达快过了病魔的侵袭。她赢了,母子的手在手术成功后又握到一起。那一刻,幸福那么质感地抓在手里,曾经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把《感动中国》的舞台当作那条疾走的堤坝,她从这头走到那头,有点喘,“也没有过去走得快”。但相信一切都在慢慢复原。今天,陈玉蓉一家三口都来了。陈玉蓉述说着命运的恩赐,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述说着母爱的恩赐。两人都中气很足,听得叫人欣慰。

      陈玉蓉说,她正准备重新走,不再只为了健康的肝脏,而是为了健康。


  

萨布利亚:藏区盲童的天使

        她让我们看到了当代的白求恩。     ——推选委员王振耀的推荐辞

       这是《感动中国》8年来第一次把荣誉授予一位外国人,她就是来自遥远德国的40岁女性萨布利亚·坦贝肯。

      她是盲人,看不到世界,但她偏偏要给盲人创造新的世界。

      1997年,这位光明使者来到中国西藏创办盲童学校,发明了藏盲文和藏盲文打字机,先后有155个孩子接受藏语、汉语和英语的免费教育,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孩子们渐渐相信,并不是恶灵住进身体夺走了光明,也不是前世的罪孽注定了今生的不幸,他们完全可以像他们的老师萨布利亚一样拥有精彩的人生——骑马、滑雪、阅读、上大学,做很多很多正常人都未必做得好的事情,保有尊严并追求快乐和梦想,甚至还可以突破能力的极限。2004年,萨布利亚带着学校的6个孩子,在一个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一起登上了海拔6500米的雪山。

      今天她没能前来《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现场,她正在印度,正准备在那里创办另一所盲童学校。如果她的跋涉和奔忙可以让更多的盲童心生光明,那么,今天不遗憾。

      她的学生玉珍代替老师接过晶莹的心形奖杯,身后的大屏幕,定格为萨布利亚灿烂的笑容。玉珍和她,一样失去光明,但一样美丽,一样自信,一样会说流利的汉语、藏文和英语,一样富有爱心,一样“看”得见多彩的世界……


   

阿里帕·阿力马洪:亲情超越民族

       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  ——推选委员阎肃的推荐辞

      播完事迹短片,镜头切换到现场采访。身着盛装的维吾尔族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好奇地扭头看屏幕,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的实时画面。画面中的她笑着,眼窝里淌下闪亮的泪。

       此刻的她悲喜交集,喜的是历经40多年艰辛,19个孩子终于成人成家,去年她70岁生日,儿孙182口人把她围在正中央,照了张全家福;悲的是,曾经和她共同为儿女撑起一个家的阿比包爸爸一年半前离开了人世,他来不及和她一起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

      她的19个孩子,10个是亲生的,9个是收养的孤儿。这些孩子都有哪些民族?她会喜滋滋告诉你:这是维族的,那是哈萨克族的,这是汉族的,那是回族的。这些孩子哪些是自己的?她会生气:“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阿里帕妈妈和阿比包爸爸心肠太软,见不得哪家孩子没了爹妈。1963年起,9个孤儿陆续走进了这个大家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多一张嘴意味着多一份艰难,用直径一米二的大铁锅煮饭,一个孩子只够分一碗。为了让每个娃娃有饭吃,有书读,阿比包爸爸在下班后上工地挖土块,阿里帕妈妈去地里挖野菜、捡麦子,还找了个洗羊肠的工作,在冰冷的雪水里洗十几个小时,可以赚一块钱。再苦,再难,她从没想过放弃。

      因为无私,水可以浓过血,因为善良,亲情可以超越民族。

      苦尽甘来之时,曾经的苦已成温馨回忆。现场,阿里帕妈妈用维语和哈萨克语为我们吟唱《摇篮曲》。你不一定听得懂歌词,但一定听得出母爱。


   

张正祥: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

      ——推选委员濮存昕的推荐辞

      61岁的张正祥每天都去看滇池,不超过一个星期就要绕周长126公里的滇池巡查一圈,30年来,从未间断。

      他只是滇池边的一个农民,但他执意凭借一己之力,和滇池四面山林里的毁林开矿、取土采砂行为作斗争。为此,他花掉了所有积蓄,变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原本殷实的家庭入不敷出,妻子不愿过这样的日子,丢下3个孩子离开了家。他经常遭到不法矿主毒打追杀,右眼失明,右手骨折,他的孩子受到恐吓,小儿子患上精神分裂症……他的执拗让周遭人不解,他的勇气让滥采乱伐者胆寒,大家管他叫“张疯子”。

      但就是这个“疯子”,用不懈的坚持最终促成了滇池景区矿点的全面封停。也正是这个“疯子”,赢得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最密集的掌声和最强烈的共鸣。

      不用粉饰,只需忠实记录《感动中国》现场采访的几个问答——

      您小时候的滇池什么样?

    “我是一个孤儿,全靠滇池里的鱼虾和西山上的野果长大。鱼虾用脚能踩到,游到沟里,把沟堵起来,一舀,它全部归你了。”

      滇池最糟糕的时候呢?

     1996年以来,蓝藻爆发成灾,看滇池,根本不是水了,全部是绿油漆。”

       滇池又不是你家的,为什么拼了性命去管?

     “滇池是我的母亲,母亲养育了我,如果一个人没有报答之恩,就不是人。”

        别人叫你“疯子”的时候你怎么想?

      “我不是疯子,他们才是真正的疯子,疯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忘了本了,只讲钱了。”

        未来的滇池该是什么样子?

      “水清得透明,大天鹅呱呱呱叫,金色的海菜花香得醉人。”

       你描绘的美景离我们多远?

      “如果方案正确,十年八年应该可以恢复。但如果一年破坏一年保护、大破坏小保护,假保护真破坏,滇池就没救了。”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总理,你会跟他说什么?

     “我会跟他说,滇池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很大,必须要用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统筹规划,认真落实。”

      这些话,字字掷地有声。


   

李灵:“春泥”校长

         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李灵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 ——推选委员于丹的推荐辞

         李灵是河南省淮阳县许湾希望小学校长,但有时候,她还像姐姐,像妈妈,像城市里的农民工,像废品收购员……

         清脆的车铃声响起,银幕上的她汗流浃背,踩着破旧的三轮车穿行在郑州的大街小巷,车前的纸板上写着:“高价收购小学生读物、杂志、教辅”。

         为什么做校长的她要像废品收购员一样走上街头?为什么27岁的她显得那么沧桑?一切因为7年前那个决定。

          那时,20岁的她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看到当地很多儿童上学不便,面临失学,她决定租住两间房,创办希望小学。

          入学的孩子从30个逐年发展为300个,扩建学校花光了父母20万积蓄,还欠下了8万元外债。学校快揭不开锅了,但李灵不想放弃一直以来的想法:她要让自己的学生拥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课外读物。

          为了节省开支,李灵骑着三轮车来到了郑州街头。她考虑的不是尊严,她心里只有一个幸福的念头——当她把收来的书带回去,孩子们该有多么快乐!

         在李灵眼里,孩子们无异于天;孩子们眼里,李老师就像他们的朋友、姐姐、妈妈。她的学生80%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总在她面前撒娇:“我能不能叫你妈妈?”“老师,你抱我一会儿好不好?”每当这时,她既甜蜜又心疼。

          好在走到镜头前的她已经引起了大众对乡村学校和留守儿童的关注,她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个个对她和孩子们施以援手的恩人。她说:“我还年轻,还有精力,我要站出来为更多的孩子奉献爱心。”这,既是感恩,也是追求。


   

宋文骢:把歼-10送上蓝天

    五十载春秋风华,他默默耕耘呕心沥血,二十年丹心铸剑,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

         ——推选委员杜玉波的推荐辞

         200910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上午1111分,由我国自行研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战斗机编队横空出世,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

         天安门观礼台上,一双最深情的眼睛在仰望上空,那是宋文骢的眼睛,他是“歼-10”战斗机的总设计师。

         宋文骢于1930年出生在战火纷飞的云南。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强大的战机?儿时萌生的心愿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少数西方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此时,我国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处于空白。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文骢带领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在从没有涉足过的全新领域里迈开了艰难跋涉的脚步,并把全部梦想和激情融入了“歼-10”战机。

     1998年323日,“歼-10”战机首飞试验,宋文骢像送孩子一样把它送到了起飞线。当它安全凯旋,从不流泪的宋文骢哽咽了,他把自己的生日改成这一天。此后,经过数千次定型试飞,“歼-10”战机于2006年装备了部队,他毕生的精力最终化成了护卫祖国领空的战斗力。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宋文骢80大寿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观众一起唱《生日歌》,为这位可敬的老人提前祝寿。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说他还有梦想,祝愿祖国更加强大。

 


特别奖: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集体

当毫无准备的青春瞬间面临考验,当满怀希望的青春突然遭遇死神,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奉献出青春。

       2名落水少年得救了,而湖北省长江大学一年级新生,19岁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却失去了年轻的生命。20091024日,这一天江水呜咽。

       3个生命的逝去和2个生命的生还,这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建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今天,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的家人,以及当天参与救援的12名学生共同站到《感动中国》的舞台,三尊奖杯在他们手中传递,高高擎起。这是他们共同的荣誉,也是他们共同的信念。

  推荐人:lry    2010-03-02    执行编辑:tmy    2010.3.2    责任编辑:zjy    2010.3.3

0
 

上一篇探秘中国馆
下一篇“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