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9-1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1年9月10日第5版

镌刻在教育强国基石上的名字
作者:新华社记者 胡浩 余俊杰 %  阅读次数:8400

原标题: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教育强国的基石上

1631261007472221.jpg

112.jpg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他们被比作“春蚕”“园丁”;他们一头承载着家庭的嘱托,一头托举着未来的期望;他们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一代代人的成长中,担当起“引路人”的重任。张桂梅、于漪、卫兴华、高铭暄、李保国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这个光荣的群体,就是——人民教师。
      
  点亮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
      
  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迎来了又一届新生。在全校的开学第一课上,“七一勋章”获得者、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同孩子们站在一起,又一遍重温对祖国和人民许下的承诺。
      
  扎根边疆教育一线多年,张桂梅曾目睹许多女孩因家庭贫困或性别歧视辍学,心底萌生了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8年,她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经年累月的过度操劳,让她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在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她贴满止痛膏药的双手,曾让无数人动容。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些?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于漪,这是一个在谈到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时不得不提的名字,也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近70年的从教生涯,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
      
  在于漪看来,语文不仅是教孩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更是在建设他们的精神家园。“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双重奏’,不仅自己的人生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于漪反复强调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人是要有点气象的,我们的教育者更要有气象。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情怀波荡,躬身践行。”
      
  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不做“风派理论家”——这就是“人民教育家”、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卫兴华。
      
  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60余年,卫兴华始终认为,自己的研究工作要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在多年教学中,他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和阐释,要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实际,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且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 “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卫兴华这样勉励自己的学生。
      
  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
      
  作为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人民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铭暄为中国刑法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从1954年到1979年,历经25年、38稿,在历史跌宕中,高铭暄全程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的诞生。
      
  有了刑法典,还需要能够适用法律的刑法人才。刑法学界很多人都熟知高先生的个人信条“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
      
  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教授中国刑法、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刑法前沿问题等课程,为推进我国法治建设、法律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
      
  作为一名农技专家,他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把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大山上,让万千农民摆脱贫困。他是“人民楷模”、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矢志于山区开发与治理,先后取得28项研究成果,推广36项实用技术,打造了“富岗”苹果、 “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
      
  他常说:“搞科研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春播秋收,脚踏实地。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长期的科研工作,丰富的实践经验,李保国把“带着泥土和露珠”的成果及时更新在教材和授课中。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以张桂梅、于漪、卫兴华、高铭暄、李保国等为代表,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他们,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们的名字,永远留在人民群众的心中、镌刻在教育强国的基石上。
      


配图、荐稿:lry 2021-09-10  执行编辑:lyh 2021-09-11  责任编辑:ych 2021-09-13

(图片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9月10日第5版)

0
 

上一篇铭刻全民战疫记忆中的名字
下一篇吐鲁番盆地的一颗明珠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