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07-11 【编辑录入:ych】 文章出处:《文汇报》( 2024年7月11日 第6版)

让更多原始创新成果惠及人民健康
作者: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  阅读次数:617

原标题:攻坚“硬骨头”,让更多原始创新成果惠及人民健康

访谈人物:陈赛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60711_p25.jpg

陈赛娟院士。(受访方供图)


  七月的上海,暑热蒸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大楼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作为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第一完成人陈赛娟欣喜地告诉记者,如今在这里,每年约有100个临床试验项目在推进,这些涵盖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的全新治疗方案,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转化为一个个新药,造福患者。
      
  这栋大楼,不仅承载着患者的希望,也是瑞金血液转化团队一个具象的缩影。就在不久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为本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这个“全国唯一”的创新团队是如何炼成的?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陈赛娟院士特别感怀。“总书记说,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回顾瑞金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几代人的脚步,大家正是秉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力争让一个个原始创新成果惠及人民健康。”
      
  “十年磨一剑”,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战略定力
      
  “转化大楼设有300张临床试验床位,这3年已有约300个临床试验项目在此推进。这些项目一半由企业发起,一半由研究者发起。”陈赛娟与记者说起转化大楼,特别感慨。这是2011年我国血液学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就与瑞金血液团队一起致力于推动的一件事:加快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让老百姓用上一个个医学创新成果。
      
  2013年7月,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到2023年获验收,历经整十年。这是我国首个综合性国家级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和瑞金医院的研究基础和学科优势,力争开发出一批新方法、新药物、新仪器等。
      
  “说是十年磨一剑,其实我们前后耗费的功夫十年不止,投入了很多心血,建立各种平台,也收获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陈赛娟以一种针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疗法为例谈到,按照这一新型治疗方法,患者的干细胞被取出后,通过基因编辑、再进行回输。此前,这类患者要靠输血治疗维系生命,家庭负担重,患者生存期堪忧。而从目前几例临床试验进展看,血红蛋白正常,多例患者已摆脱输血。“从目前看,血液遗传性疾病是有希望治愈的。”陈赛娟同时谈及,瑞金血液团队利用细胞治疗在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这些“有希望治愈”的重疾,总让陈赛娟忆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攻坚历程。如今,全世界都知道来自瑞金医院的“上海方案”——基于这个方案,曾经最凶险的白血病,后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被治愈的肿瘤。
      
  “走到今天,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APL才算攻克。”陈赛娟直言,医学源头创新的周期往往不止“十年磨一剑”,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战略定力,要攻坚“硬骨头”。
      
  科技自立自强,“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那么,瑞金血液团队战略定力的内核是什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陈赛娟谈到一个词: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这也是此次她在“科技三会”后感触很深的一点。
      
  “1989年,我和丈夫陈竺从法国回来。我们在法国学的是分子生物学,恰逢国内这个领域刚起步。我们要在医院里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但当时没好的条件做。”陈赛娟不由忆及昔日那段“艰苦创业”的场景:蒸馏水没现成的,靠土法一滴一滴地积攒;制冰机没有,靠手工敲出碎冰;借的低温冰箱失温了,从法国带回来的珍贵细胞株一下子都坏了……“我们一度很心痛、很沮丧,也是因为有这些经历,看到‘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句话,才会更感慨。当时条件非常有限,但如果一味去等,3年、5年、8年,时间就这样等掉了。我们就认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陈赛娟笑言,这个“失灵”的低温冰箱还上过《科学》杂志。
      
  1995年,《科学》要专门刊发一期“中国的科学”,《科学》杂志记者登门采访。那也是一个炎热的上海夏天,只见低温冰箱“驮”着给它降温的大冰块,但它依旧发出高温报警声。记者感到不可思议,中国科学家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出了世界级的成果。
      
  如今,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建成的不仅仅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他们与华大基因中心积极领衔团队参与国际上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牵头组建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成立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后重组成为组学与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30年间,这里已发展成为全世界装备最先进的实验室之一。
      
  让优秀人才不断冒出来,用新方法促进学科创新发展
      
  创新人才难得,创新团队更难得。在医学科学界,王振义院士先后培养出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一门四院士”传为佳话。
      
  面向未来,“创新团队”将如何始终引领创新?面对记者的问题,陈赛娟直言,“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我们一路走来很有体会: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国家投入了很多钱,如果你的研究最终进了垃圾桶,或者堆起来,没有对患者产生什么价值,没有改变什么,这样的创新是要打问号的。”
      
  令陈赛娟欣喜的是,在瑞金血液团队里,中青年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做着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如今,优秀人才不断冒出来,原来从血液学研究所培养出国的学生陆续归来,又带来很多新的技术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科创新发展。”
      
  “目前,我们的国家转化中心已全速运转起来。我们在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领域,通过基因编辑的干细胞治疗获得成功。此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血液恶性疾病也有可能通过细胞免疫创新疗法,使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但按临床试验国家规范,目前都是在复发、难治患者身上应用,我们期待将创新疗法推进到更早期的患者身上,进一步验证效果。为此,各亚专业都将全力以赴。”陈赛娟说。



荐稿人:ych 2024-07-11 执行编辑:ych 2024-07-11 责任编辑:lxl 2024-07-15

0
 

上一篇一把“减碳”钥匙打开一个绿色循环世界
下一篇人工智能也可“望闻问切”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