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4-10-01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24年10月1日第14版

是入沪第一站,也是全球化“登机口”
解码南虹桥的“双向开放”
作者:文汇报记者  阅读次数:357

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人民城市样板区.jpg

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人民城市样板区



  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又一重大平台。过去3年多来,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一核”,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大科创”赋能“大商务”“大会展”“大交通”,持续推动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功能建设成效明显,税收实现3年复合增长率28.1%,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时至今日,当人们谈起“大虹桥”,它的标签愈发清晰,“枢纽”“国际化”“双向开放”……这些关键词已成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厚积薄发的根基,也是向外递出的亮丽名片。

  沃土之上,枝繁叶茂。作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即南虹桥区域正在加快打造国内国际两个扇面、双向开放的门户枢纽。这里,不仅是全球企业进入中国的“会客厅”、是入沪的第一站,也逐渐成长为本土企业走向全球的“登机口”和“候机厅”。

  风口之上,三年蝶变。过去3年来,南虹桥税收实现3年复合增长率28.1%,作为“枢纽”的经济引擎作用日益显现。今年1至8月,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完成税收收入75.82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枢纽片区51.75亿元,同比增长46.2%;完成区级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枢纽片区19.02亿元,同比增长65.1%。南虹桥正坚定不移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

      

  枢纽效应:“落地南虹桥”的两种样本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为国家战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建设3年多来,“开放”格局日益深化,“枢纽”地位不断巩固,这两者相辅相成。最初的“大虹桥”,枢纽之意在于交通意义上的枢纽——是连接各方的要冲。而如今,“大商务”“大会展”“大科创”叠加其上,经由开放的路径相遇,“大虹桥”正在从物理意义上的“交通枢纽”向更高层级的“国际门户”枢纽迈进。

  总部经济集聚,正是“国际门户”枢纽的一种标识。当下,南虹桥区域已成为总部经济的“虹”吸之地。CJ集团就是一个典型,最初,该集团把中国办事处设在这里,有感于“大虹桥”的区位优势和发展速度,去年6月,CJ集团将旗下影业板块——希杰希界维(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CGV)迁入南虹桥,负责全国百余家CGV影院投资、管理、咨询服务,CGV也由此成为入驻南虹桥区域的第1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不仅如此,CJ集团随后还将旗下美妆板块的运营公司迁至南虹桥,并新设一家美妆板块的总部公司。

  数据显示,在南虹桥区域,经市商务委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9家。近年来,包括霍夫曼工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全球企业相继迁入,总部经济的浓度和密度进一步提升。

  落户南虹桥,不仅仅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选择,也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企业的最优选项。并且,从下决心的那一瞬间起,这些总部类企业就将南虹桥定义为“国际总部”的目标地。阳光电源对南虹桥总部的定义是“全球营销中心”,入驻至今,企业已在此集聚了一支160人左右的营销团队,高学历海归人才纷纷在此落户、安家。在相关负责人看来,选择南虹桥有几大考量因素,首先是交通枢纽的便捷性,火车站、地铁、机场的组合提升了出行效率,更重要的是产业链,“在这里,光伏能源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集中,而且南虹桥集团还会经常组织企业访谈交流,能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战略、促进商贸往来。”

  正如阳光电源所述,在高能级总部聚合的枢纽中,一条条新赛道起势、腾飞——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理想汽车刚刚于8月中旬入驻大虹桥,成为连接理想汽车北京总部和常州基地的新枢纽;德国大众软件公司CARIAD紧接着在9月初入驻虹桥汇,将成为联接德国大众汽车CARIAD全球软件技术研发的新枢纽。

  在生物医药领域,虹桥前湾生物医药研发总部功能集聚区已集聚了信达生物、云南白药、威高、正大天晴、先声药业等10余家有影响力的医药研发头部企业,聚势谋远拓新程。总投资约20亿元的东软上海科技中心已于2022年开工,预计明年竣工投用。上海东软投资控股执行董事刘峻麟透露,这里将规划设立磁共振成像控制系统实验室、医用射频电子实验室、医用功率电子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也将支持MRI、CT、RT等高端医疗设备的核心部件研发,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来自南虹桥集团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南虹桥共新增总部类企业17家,累计已达到267家。南虹桥集团相关负责人预计,2024年,南虹桥总部类企业数量将超270家,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功能更加强化、产业培育成生态、城市功能愈加完善。

  无论是从全球到南虹桥,抑或是从全国到南虹桥,“落地南虹桥”的两种样本背后,都离不开扎实的产业项目攻坚推进机制。遍布各处的楼宇工作站就是为企业“零距离”服务的一种机制。冠捷工作站主要承担虹桥天地、虹桥万科中心、虹桥汇、冠捷大厦等多个楼宇项目,或许很少有人知道,CGV的落地就是冠捷工作站服务与招商双向联动的生动案例。“当时,企业申报享受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政策的时间节点迫在眉睫,我们安排专人专班、以小时计紧盯流程,最终赶在截止时间前完成申报。”冠捷工作站站长表示,得益于这种“店小二”服务,当CGV获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后,相应的惠企补贴很快得到兑现,让企业喜出望外。

      

  辐射效应:“到全球去”的两种路径

      

  三年蝶变成长,如今的南虹桥,不仅仅是跨国企业的入沪第一站,更逐渐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登机口”,如此形成“双向开放”的门户枢纽,进一步增强了南虹桥的辐射效应。


诺力集团上海国际总部项目效果示意图.jpg

诺力集团上海国际总部项目效果示意图

      

  这段时间,天合光能位于虹桥枢纽片区的上海国际总部项目正紧锣密鼓展开,预计2024年底完成地下室部分施工,争取2025年底竣工。这家210组件累计出货量全球第一的长三角龙头企业为何将国际总部这颗“大脑”放在虹桥?在天合光能董事、天合富家董事长高海纯看来,天合光能正在走向全球化,不仅是人才、产品、销售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引领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大虹桥作为桥头堡,就是企业全球化的‘起跳板’,是最适合天合光能向上一跃的地方。”

  国内龙头企业纷纷登陆南虹桥,以实现全球化“新的一跃”。看到了这样的路径趋势,南虹桥加快建设“走出去”功能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虹桥)、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虹桥)等平台能级。就在最近,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揭牌,“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奔赴的格局让人眼前一亮。上海外服集团副总监、海外发展部总经理罗湘军介绍,这里集政务服务和专业资源于一体,已对接法律、金融、审计等领域的5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企业可一站式办理马德里商标注册、APEC商务旅行卡、ODI咨询等出海和涉外高频服务事项,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动向、国际规则对接、国际市场风险防范、国际市场开拓的把握上,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将持续提升服务企业“走出去”能级。

  而更多商贸企业则找到了第二种路径——通过进博会扎根虹桥,货运全球。如今,距离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仅有一个多月,这一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展会,货通四海、利享八方,而得益于“近水楼台”的地理位置,南虹桥正是这一“聚合、辐射”的门户枢纽。

  作为上海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的“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过去多年来,虹桥品汇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同频共振,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构建起高端资源配置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今年以来,这里又源源不断入驻了恒美新居、山林食品等34家贸易型企业,累计达到943家。数据显示,上半年,虹桥品汇完成出口额62.12亿元,同比增长67.4%。其中,虹桥B保跨境电商进口量和进口额创历史新高,1-8月进口业务实现订单超695万单,占全市的53.23%,同比增长21%,交易总额超过14亿元,占全市的41.38%,同比增长28.4%。

  从骑着骆驼运货物到通过互联网直播卖货,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正在被赋予新价值与新可能。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在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方案》,明确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丝路电商”辐射引领区。“虹桥品汇抓住机遇,打造了‘丝路电商’常年展示专区、搭建丝路电商数字技术应用平台、培养丝路电商直播人才。”虹桥品汇副总经理朱菁介绍,目前虹桥品汇各渠道在售丝路伙伴国商品4600余款,涉及17个伙伴国,即将实现在售的商品种类达8000款、品牌1000余个,涉及的伙伴国增加到21个。

  “到全球去”的两种路径在南虹桥交汇,进一步提升这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高端资源集聚,吸引更多平台机构来此寻找商机,形成良性循环。全球化在线零售渠道商欧图电子来了,以此为落脚点,将优秀的国内中小企业引导到德国的电商平台;毕马威中国在南虹桥新设办公室,因为看重这里双向开放的机遇。“以前,我们帮助全球企业走进来;现在,我们帮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从‘上海的虹桥’迈向‘世界的虹桥’。”毕马威大虹桥区域市场拓展主管合伙人徐俊说。

      

  生态聚合:服务生态的N种创新

      

  2023年7月,《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出炉,这是继2021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之后,国家层面对“大虹桥”建设的又一次集中赋能。

  当下的“大虹桥”气势如虹,未来发展可期。而此时此刻,链接当下与未来,南虹桥正在细细打磨它的生态聚合能力,开启服务生态的N种创新,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距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步行15分钟,一栋法律服务的“新地标”正在崛起——面积约1.7万平方米的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大厦,已签约入驻10家高能级法律服务机构。“上仲虹桥中心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下飞机、下火车15分钟内步行可及的仲裁机构,让长三角地区仲裁案件办理‘当天往返’成为现实。”上海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范铭超介绍,如今,75%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来自上海以外,40%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来自上海以外。而在3.7平方公里的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这里已累计落地102家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生态逐渐成熟。

  大虹桥的发展离不开近悦远来的国际化人才,人才港是南虹桥的另一张名片。如今,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园区已累计落地243家各类企业,累计营收超100亿元。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这里已形成覆盖招聘、派遣、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猎头等的全产业链,可满足不同层次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产业集聚已形成“雁阵效应”。

  提升“大科创”的“科”粒度,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InnoMatch则是另一种专业服务的尝试。2022年8月,InnoMatch入驻南虹桥,已快速成长为一个面向全球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要素资源流通集聚平台。数据显示,InnoMatch今年新增挖掘技术需求173个,撬动企业意向投入金额新增62884.75万元,累计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1816.45万元。

  这些功能各异的专业性服务平台,通过集成式服务,实现了从产业聚集到服务升级的蜕变,为南虹桥的双向开放构建起一流的营商环境。

  除了做足服务生态的软实力之外,高速成长的南虹桥也在生态环境上下苦功,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人民城市样板区。在人才公寓方面,南虹桥区域目前已有20个人才公寓项目,4月初,南虹桥集团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虹尚·安雅居开业,开放816套人才公寓的申请,同时推出“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51间住房、102个床位,全力托起前湾建设者、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安居梦”;在宜居环境方面,前湾公园一期基本完工,以中央大草坪为核心,布局“一轴十园”,未来这里将与中央活动区无界融合,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会客厅,为南虹桥宜居宜业打造水绿交融的公园城市环境。

  “南”风正劲,“虹”图大展,“桥”连世界。无论是落地南虹桥的总部型企业,还是从南虹桥到全球的出海企业,或是打造高效创新的营商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南虹桥区域正不断发力,接过联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实现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的重任,在“世界的虹桥”这一宏伟蓝图上徐徐铺展自己的愿景。



荐稿人:ffy 2024-10-01 执行编辑:ych 2024-10-01 责任编辑:lxl 2024-10-02

0
 

上一篇人工智能也可“望闻问切”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