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0-11-09 【编辑录入:ltzltz】 文章出处:《世界博览2010年第20期)

高校“大跃进”与诺贝尔奖
作者:沈登苗  阅读次数:7242

东欧的尴尬

 

二战前后的数十年间,世界科学中心完成了由德国向美国的转移。人们常常用二战前后德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变迁来表述这一态势,但往往忽略了两个重要的事实:

第一,战前的德国,包括并入德意志帝国、且产生过较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东普鲁士,疆域远比今天大,也即此德国,不是彼德国。

第二,在1945年前获奖的36个德籍科学家中,有23人出生于后归属西德的地区,有10人出生于后划给东德、波兰与苏联的地区(下文简称“东部地区”)。

二战后至今,西德地区又陆续产生了30位获奖者,绝对人数超越了战前。若东部地区也保持战前的比例,应至少有10人获奖。但令人难堪的是1946年至今,竟无一人问鼎。

而东欧的情况也在二战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战后至今,东欧诸国无人能做出诺贝尔科学奖之成果。而在这片土地上,曾诞生和孕育过数十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1946年后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有30人源自东欧,但其中29人是在西方国家(有6人归属西德)获奖的。以东欧公民身份赢得最高荣誉的,仅1959年的化学奖得主、捷克斯洛伐克的海洛夫斯基一人。遗憾的是,仅这一特例,其成就也是在“解放”前取得的。就是说,兑换诺奖的科研成果,二战后东欧各国颗粒无收。

30人中,曾在东欧读过本科的,1945年前达16人,此后仅两个人。令人尴尬的是,这二人是靠之后逃亡西方而成功的。在至今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1946年后出生的已达37人,其中出生在西德的6人,而无一人来自东欧。

概而言之,二战后至今,东欧诸国获取诺贝尔科学奖的资源已衰竭。此外,域中的波兰、匈牙利作为战前的科学强国,也双双退出了历史舞台。

背后的痛

二战前后的瞬间,东欧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怎么会演绎出冰火“两重天”呢?

人们会联想到体制,体制当然是重要的成因,但两者并无必然的联系,否则就无法解释“十月革命”后,苏俄有11人获诺贝尔科学奖。

如果撇开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仅从教育的视角来看,1945~1993年间,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校大学生的增幅与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数量存在某种奇妙的关系。目前,获取诺贝尔科学奖3人以上的国家有16个,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只有荷兰在1946年出现过增幅超常现象,其余国家都没有发生过高校“大跃进”。

有趣的是,在获奖人数最多的9个国家中,有7个国家战后的得主超过战前,1个国家的得主略少于战前,唯独荷兰大幅减少。

二战后,东欧地区一片废墟,高校教师和优质生源大量流失,有产阶层的子女被剥夺或限制入学。可出人意外的是,政权更迭后的东欧诸国,高等教育无不“跳跃式”发展。如匈牙利195O年在校大学生3.25万,是战前的2.8倍;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在校大学生5.49万,是战前的2.1倍;南斯拉夫1946年在校大学生3.92万,是战前的1.8倍。即使在国土、人口锐减的波兰,1946年的在校大学生比前年也增加54%;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也同样高歌猛进。

更有比较意义的是“两德”。1951年,东、西德在校大学生分别是3.15万与11.8万。可到了1954年,东德已发展到7.07万,猛增124%;而西德仅上升至12.3万。

由上推断,当初作为新制度优越性炫耀的、具有共性的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校“大跃进”,实则是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

高校“大跃进”与诺奖

苏联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教授曾经提出“1922~1928年是苏联科学的黄金时代”的观点,《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的作者格雷厄姆也得出过“斯大林时期的杰出科学家是斯大林主义出现前培养的”之结论。让人再次把目光聚焦于高校“大跃进”的始作俑者苏联身上。

苏联从1928/1929-1932/1933学年,在校大学生由17.7万猛增到50.4万,拉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大跃进”的序幕。但是,与二战后在千疮百孔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欧列国不同,苏联高校“大跃进”是在革命胜利十几年后搞的,此时国民经济早已全面恢复和发展,且己足足培养了一代人。但尽管如此,苏联30年代始发的高校“大跃进”,只能说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就培养一流的人才而言,也算不上很成功。

若以1930年为界,对苏联诺奖得主接受大学教育的时段作一考察,在18个诺奖得主(含经济学、文学)中,有12人在1930年前读完本科(含自学),此后由高校培养出来的仅6人。而在百年诺奖总数中,1931年后毕业的大学生已成主体。

迄今为止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揭示,高校“大跃进”的普遍回报是“苦果”,如东欧国家;较好的结局是不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苏联;产生质的飞跃的国家未曾出现。

由此联想,中国50年代的高校“大跃进”,并非中国的原创,是走向“斯大林模式”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阵线统一行动中的“例行公事”,相对于朝鲜“一五”(1957-1961年)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增加5倍,此时,毛泽东看上去还显得有些保守和“右倾”

 

荐稿人:109   2010-11-9     执行编辑:tmy   2010.11.10  责任编辑:zjy   2010.11.12 

0
 

上一篇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中国未来30年面临的问题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