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11-12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6年11月12日第6版

预测颠覆性技术抓住发展先机
作者: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阅读次数:11634

这一提升科创能力的重要途径正日益受到各国关注

 

    以“信息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为主题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日前在西安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信息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可打破传统的技术思维和发展路线,颠覆一个产业、行业,甚至颠覆人们的生活。现代社会,把握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预测颠覆性技术发展,防备技术突袭,抓住发展先机,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热点。

 

    探针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求新的计算模型,期望建设更强大的计算机。国际权威杂志《IEEE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今年第7期,报道了北京大学许进教授团队提出的“探针机”。

 

    这种探针计算机被称作“人类首次超越电子计算机的图灵机模型”,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在大会论坛上,许进介绍说,探针机是一种从底层全并行的计算机模型。研究证明电子计算机的数学计算模型———图灵机,仅仅是探针机的一种特例。理论上已经证明,当今电子计算机无法处理的NP-完全问题,利用探针机,只需一次探针运算,就能求出问题的全部解。这就意味着在探针机模型下不再有困惑人类的NP-完全问题。

 

    他解释说,计算机就是数学计算模型加上实现模型的机器,比如电子计算机,数学计算模型就是图灵机模型,实现的机器就是二极管。

 

    “通过十多年的研究我发现一个秘密,就是图灵机模型或者是中国珠算,它把数据像囚犯一样囚在一个牢笼里、方格里,你不能和千位数字、万位数字进行处理,所以你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只能像囚犯一样向左邻右舍进行对话,不能进行间接数据处理,所以它的计算模型就是一个串型计算模型,在解决NP核算时是和大量的非解在进行计算。”探针机就是要“打开牢笼,解放数据,让数据在一定的空间里任意自由地活动,数据之间任意处理。”

 

    许进把数据比作“一个螃蟹”,它由数据包和数据纤维构成,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是,一个数据包里有50个数据纤维,可实现的数据量达到2的2012次方,信息处理量接近2500次方。

 

    记者获知,该团队目前研究的探针计算机,有纳米型探针计算机、传递型探针计算机,正在研究电子型探针计算机。

 

    拟态防御———颠覆网络空间的攻方优势

 

    在大会特邀报告 《网络安全再平衡战略———拟态防御》 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教授说,由于网络空间攻防双方在成本、技术等方面的不对称状态,网络空间的基本安全态势是“易攻难守”,网络空间防御面临严峻挑战。根本原因在于网络空间存在基于未知漏洞和后门等的不确定威胁,而且缺乏彻查漏洞和后门等的科学与技术方法。

 

    邬江兴是拟态安全主动防御技术的创始人,他说:“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像幽灵一样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网络空间安全需要再平衡战略,重塑网络空间新秩序,而“拟态防御为实现网络安全再平衡战略,提供了全球可以信赖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是中国的创造,也是网络世界的福音。”

 

    邬江兴坦言,在全球化时代,网络漏洞呈上升性趋势,而且无法完全避免漏洞,“在‘未见异常’这样的时代,我们无法对这个系统有一个认知,所以在设计缺陷不可见的条件下,我们无法期待一个‘无毒’的环境,于是我们看到在网络空间大量存在着未知的漏洞、未知的后门和前门,还有未知的攻击。”

 

    “基于这三个问题简单叫做‘不确定危险’,基于未知漏洞、未知后门的问题,构成网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安全威胁,这是最令人恐惧不安和束手无策、最让人闹心的事情。”邬江兴说。

 

    他认为,网络空间现有的防御体系必须获得攻击来源、攻击的特征、攻击的途径、攻击的行为和攻击的知识,才能实施有效防御。现有的信息系统和防御架构,在本质上是静态的、相似的和确定的,体系架构透明脆弱,成为网络空间最大的安全黑洞。

 

    邬江兴表示,对于不确定性的威胁,目前的防御体系除一些加密技术外基本上是无效的,因为无法保证复杂信息系统和网络空间时代中没有漏洞,或者说无毒,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地“亡羊”才能不断地“补牢”,不断地通过打补丁等被动方式来自我完善,如同被动防御,对病毒防不胜防。

 

    如何通过改变“游戏规则”,实现网络安全的再平衡? 邬江兴提出了拟态防御理论和基础技术架构,成功探索出解决这种不确定性威胁问题的新途径。

 

    “拟态防御”,就是像隐身的驱逐舰、战斗机一样,把行为和形态都隐秘起来的“拟态伪装”,使现有的网络攻击变成如果成功也只可能成功一次,使得攻击者经验不具有传播与复制的效果。

 

    邬江兴被称为“中国程控电话交换机之父”。他领衔研制出基于拟态防御原理的路由/交换机和Web服务器,有望改变我国网络安全的基本态势。2013年,全球首台拟态计算机原理样机在上海发布,被两院院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本报西安11月11日专电)

 

 

荐稿人:lry   2016-11-12    执行编辑:lry   2016-11-12    责任编辑:tmy  2016-11-13

0
 

上一篇分享经济,推进绿色消费“由浅入深”
下一篇世界最宽单塔斜拉桥日前合龙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