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11-20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6年11月20日第2版

袁隆平华南双季稻亩产量创纪录
作者:记者吴涛 毛鑫  阅读次数:11296

测产验收1537.78公斤

1120-1

    新华社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吴涛毛鑫)19日中午,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11月的广东正值秋收季节,测产验收在秋阴里展开。经过现场收割、称重和测算,袁隆平主持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晚造实割亩产705.68公斤(干谷),加上早造的亩产832.1公斤,最终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 (折合3075.56斤)。

 

    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说,广东气候特点是高温高热多雨,水稻极易有病虫害,要实现增产并不容易,尤其今年梅州地区晚造天气灾害明显,台风“海马”带来的风雨影响很严重。该项目华南双季稻两季产量相当于以前的三季,是重大突破。

 

    袁隆平在现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是超级稻的第五代技术,此次项目成功,代表着中国水稻产量创下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而且本次不仅产量有突破,这个品种的大米质量可以与日本的越光米媲美。

 

    这次验收的项目是袁隆平科研团队培育的超级稻在全国38个百亩示范片中唯一一个双季稻科研攻关项目。

 

    华南双季稻3000斤技术攻关项目自2015年启动,由广东省农业厅组织,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单位。广东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陆国煌说,该项目采取“超级稻十强源活库优米技术十钵苗机插秧十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好气灌溉,全程机械化,绿色统防统治病虫害。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马国辉说,全程机械化操作是该项目技术特点之一,这也符合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有利于今后大规模推广。

 

    我国现有水稻种植面积4亿多亩,其中华南双季稻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等地,播种面积约2亿亩,年亩产量约900公斤。如果这一技术能够大面积推广,即使按照每亩年产量提高100公斤算,也将明显增加我国粮食产量,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荐稿人:lry   2016-11-20    执行编辑:lry   2016-11-20    责任编辑:tmy  2016-11-21

0
 

上一篇历史性的33天后——中国迈向更遥远的星际旅程
下一篇中国制造--新能源“空铁”在川成功试验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