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12-08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6年12月8日第3版

风起扬帆正当时
作者:新华社记者 吴 晶 胡 浩 施雨岑  阅读次数:12479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大型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赴上海高校巡演,为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大型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赴上海高校巡演,为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立德树人
  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部署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遵循原则。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形成合力,构筑起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长效机制。
  ——《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工作方案》《中共教育部党组 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密集出台,着力在“贯穿、结合、融入”和“宣传、教育、引导”上下功夫。
  ——“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专题研讨会”、“建设校园文化涵育核心价值”现场交流会、“宿舍文明建设座谈会”等活动陆续开展,将好的经验做法深入交流、广泛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辉煌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等系列报告会、《兵者·国之大事》、《雨花台》等话剧在各地校园巡讲巡演,显著增强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通过实地调研和书面调研,相关工作的效果测评定出标准,常态化机制逐渐形成;通过深化理论研究,《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中国人的美德与核心价值观》等通俗理论读物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等系列丛书走红校园。

  多维发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越办越好


  “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紧紧围绕编好教材、建好队伍、讲好课程的总要求,努力把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受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统筹协调高效推进,全国高校已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6个,约400所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统编教材、统一使用,思政课教材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的状况有效扭转。许多思政课教师表示,统编教材及时吸收中央最新精神,凝结着众多一流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心血,对于保证思政课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好用好统编教材的同时,有关部门组织编写教师参考资料、学生辅学读本、教学案例集等,加强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涵盖纸质和电子不同载体,覆盖教师、学生不同对象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一批体现时代特点、适应教学需要的优秀教学方法逐步形成。
  “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鼓舞着教育系统继续创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拓展“互联网+”时代的思政教育平台。据统计,全国现有思政课教师近7万人,中青年教师成为主干力量。通过与社会有关方面加强联系,全社会支持参与、协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由衷感叹:党中央真给力,思政课有前途!

  加强党建
  青年学子的信仰之炬越燃越亮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在党中央强调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的重要精神指引下,有关部门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更加深入。
  各高校认真落实高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把加强党建充分体现在大学章程和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教育部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体制,制定高校党建工作要点,部署高校党建重点工作。
  ——教育战线突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广大师生的“四个自信”显著增强。
  2016年调查表明,高校师生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认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
  ——加强制度建设和基层工作,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逾211万人,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7.7%,共有学生党支部7.96万个。全国高校教职工党员总数为125万人,占高校教职工总数的56.0%,共有教职工党支部10.06万个。在大事难事、关口考验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师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以李保国、徐川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两优一先”先进典型。

  一系列实践已证明,党的基层组织越活跃,党组织的根基就越牢固;高校党建工作持续向上向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越坚实,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动力就会越强劲。




荐稿人:ffy 2016-12-08  执行编辑:tmy  2016-12-08   责任编辑:xfw 2016-12-08

0
 

上一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逾7亿人脱贫
下一篇上海三位工匠获中华技能大奖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