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文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阶梯还是障碍? 针对这样的问题,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冲突论代表人物兰德尔·柯林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作过探讨,并写成了一本《文凭社会》。兰德尔·柯林斯考察了 1850年—1978年间美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以文凭社会的文化生产为研究切入点,以社会学视域分析了文凭的本质和文凭异化的过程,揭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内在关系,进而完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反思和批判。 近日,这本书的中文版《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正式发行,重读书中的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面临的诸多教育问题,积极思谋应对之策。
教育与成功之间有相关性吗
兰德尔·柯林斯的《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以下简称《文凭社会》),主要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的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族群等多方面因素,考察美国社会中教育与科技、个体命运、资源分配等重要问题。简而言之,教育与成功之间具有相关性的问题。书中的结论可能出乎读者的意料。 《文凭社会》把教育背后令人不安的真相,抽丝剥茧地展露给读者,娓娓道来,精彩异常。兰德尔·柯林斯是著名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被公认为美国冲突论领军人物。兰德尔教授此前已经在国内出版了五本论著,包括《暴力》(2016年出版)、《发现社会》(2014年出版)、《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2014年出版)、《互动仪式链》(2012年出版)、《哲学的社会学》(2004年出版),本书是兰德尔教授的第六本中文版图书。《文凭社会》在美国首次出版于1979年,书中彼时略显激进的结论现在已经被广为接受,书中描述的文凭贬值现象现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存在。
自我繁殖兴起的宏伟进程
全书以前人的研究性成果的批判性总结为始。兰德尔指出了前人各类研究的局限性,既批判了过度提取公因式的社会学,也批判了过度强调个体和运气而又无法给出确实可信理论的社会学。兰德尔抓住了彼时美国教育系统中的“教育系统扩张(教育有价值)”和“文凭贬值(教育无价值)”这对矛盾现象,通过剖析二者前因后果来展现出彼时(乃至当今)美国教育的本质。只有在看清教育本质的前提下(无论本质是有用的通行证还是无用的迷魂汤),才能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来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教育有什么用? 教育应该呈现出有用的一面,因为推动它的力量来自四面八方:科技进步、市场对技术员的需求、社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所以教育系统的迅猛发展顺理成章地对科技进步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呼应。但教育也常常呈现无用的一面,新时代的“教育无用论”支持者可以轻易列举出教育无用的事实证据:教育文凭持续通胀贬值、高科技含量的STEM专业(STEM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编者注)、学生醉心于金融机构、教育文凭对阶级流动的影响力更是持续走弱……因此教育和文凭有限的价值开始被大众质疑。 兰德尔善于处理这些互相矛盾的田野资料,所以《文凭社会》的分析思路很清晰。全书一开始就阐明了研究方法,提出核心问题。紧接着前半部分从组织中的教育、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教育系统的历史沿革三方面梳理固定了关于教育的事实与动因。基于前面对事实的分析,花了整章的篇幅描绘了教育系统“自我繁殖”兴起的“宏伟”历史进程,笔者认为这是整本书最核心的一章(第五章)。该章详细地描绘出前三章美国各方势力各怀鬼胎地将教育内容由实向虚引导,将本来“初级-高级并行”的教育模式强行钩稽为初级在前高级在后。这种钩稽又导致了原本讲求学以致用且去中心化的初级教育被立法扭转为集中教育,最后把教育系统如同气球一般地越吹越大。在后半部分,兰德尔通过剖析社会里的专业职位(作为积极例子的医生、律师和作为消极例子的工程师)和闲职,再次印证了自己的理论。
多方纠缠后的副产品
围绕教育的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因而社会学研究者提出的各种解释教育乱象的流行理论多各有局限。比如说,有流行理论常常在宏观层面上把各种社会问题的黑锅甩给“科技”,但是在微观层面上众多流行理论又无法厘清个体、家庭以及族群等概念。 要研究好教育问题,应该厘清事实,明确提出问题。比如教育和社会分层是否有关?教育体制如何在社会中找到位置?围绕这两个问题,兰德尔将科技、社会分别比喻为故事“主角”和“主角的妻子”,而将迷失在现代科技与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则比喻为故事中可怜的 “继子/小男孩”。 然后兰德尔一口气列举了关于教育的四大迷思:第一,强加因果式迷思,强调学校集中式教育的有效性。“它会讲述‘好男孩’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并获得回报,而‘坏男孩’则得到应得的报应。这个故事有时候会跟在一条历史脉络之后,在黑暗的旧时代,社会尚未遇到科技,‘好男孩’不会获得回报,因为其他人可以通过继承获得更多。学术界的故事作者们把这称为从 ‘出身’到‘成就’的转变”;第二,傻白甜式迷思,强调外界因素导致教育失效。“有些‘继子’可能没有得到机会表现自己是‘好男孩’,只因为他们没能以正确的方式被抚养长大,或者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没有好学校,又或者出于某种原因没能学会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个故事已经变得格外流行,因为在听完故事之后,人们看到了发泄的出口和改良的可能”;第三,虚无主义迷思,基于教育无用现象的观察而进行的反思。“无论人们多么努力地想要让所有人都能得到更多教育,同一社会阶级和种族的孩子总是会与他们的父母得到差不多相同的回报。”基于这个现象,反思的结论要么是归咎于基因的“如果系统是公平、公正和任人唯才的,那么失败一定是基因的错”,要么就归咎于运气。教育无用而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甚至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而非教育来抹平。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芯片植入神经脑后插管那一天尚未到来;第四,技术管制的迷思,这是作者首要反对的迷思,也是贯穿本书的主要批判对象。在技术管制的思维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自然而然地会把理工科的地位提升,把文科的地位边缘化,然而理工科就业的薪酬水平远远没有体现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教育扩张的真实动力是文化
假设科技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那么科技就自然赋予了现代教育意义吗?换言之,如果说20世纪初采煤技术还不甚先进,《巨人的陨落》里的矿工比利认识到挖煤挖得再多也不会因此成为煤矿的主人。那么,在21世纪机械化自动化的采煤技术支持下,技术员们制造并操作机械采煤的效率提升百倍后,他们就能成为煤矿主人吗?答案在书中是否定的。 掌握生产力不等于掌握权力,这反映出理工科教育在社会阶层流动性上的局限性。全书第二章开始以组织中的事业作为观察对象,挖掘“科技发展”是否真是美国教育扩张的原动力。经过深入的分析,事实证据和统计数据都显示出“科技发展”作为别处常背黑锅的倒霉蛋并不是此处教育系统扩张的元凶。 不是生产力推动了教育体系的扩张,兰德尔认为教育扩张的真实动力可能是文化——一种有体无形的流动存在。文化既是一种学校教育的产物,谓之“文化商品”,又是一种学生学习的动力,谓之“附庸风雅”或者“上进心”。接受同一文化的人,可以看作同一类人(书中称之为“类族裔”),同一类人在社会中往往控制着某一类资源,这种族群控制的社会资源可以通过获得文化来获得进入小圈子的入场券。所谓物以类聚,成功者与成功者通过文化纽带维系了起来。而文化生产的主要工厂之一便是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从“无知者知识灌填厂”变质为“成功者文化俱乐部”。 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对这种变质的准确分析。这种分析从本书第五章起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五章从多角度讲述了美国文凭系统的兴起,绘制出了美国社会20世纪教育的完整图谱。靠移民立国的美国,为何百年间从一片几乎不需要文凭就能实现美国梦的自由土地,变成了一个没有文凭在社会流动中几乎寸步难行的教育牢笼?19世纪早期,美国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家庭、教会、学徒制和学校(简称“初级教育”),大学教育是稀罕物而非必需品,甚至大学教育和初级教育的生源也是重叠的。初级教育以实用为导向,以学习“读写”为内容,读写作为显而易见的能力,也不需要额外的初级教育文凭或认证。但多股社会力量纠缠下,这种天然的学习模式变质了。 一是文化上变质,彼时的美国新教徒希望通过教育来对新移民进行同化和引导,因此集中式的学校教育获得了来自彼时社会中上层的新教徒的支持,学校逐渐增加。二是法律上变质,反童工的法律政策和义务教育的法律政策共同作用,使得学校教育成为适龄学生的一条无害且可能有益的出路,因此学生群体逐渐被固定。三是社会流动性导致变质,大学作为中上层阶级富集的重要场所,初级教育被划定为通往这个场所的路径。初级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从并联关系变为串联,于是教育从“学会就走”模式变为“逐年升级”模式,使得初级教育变质成一条阶级流动的漫长隧道。因此接受教育开始和“成功人士”挂钩,学校教育系统固化为社会的教育机制,文凭社会的自我膨胀体系搭建完成。
社会在一纸文凭上集中体现
美国因教育机构过剩和高文凭低竞争力的学生泛滥,被兰德尔称为“世界上文凭主义最严重的社会”。因为在美国文凭社会的历史沿革里,社会各方利益借助改造后环环相扣的教育模式党同伐异。这种通过颠倒因果将“成功”与学校教育强行挂钩的迷思,吸引了越来越多天真的学生,因此将美国社会称之为“文凭主义社会”毫不为过。 兰德尔曾经在今年的一个专访中预言:“文凭通胀会经历周期性的危机,要么是工作收入降低,学生无法承担读书的开销;要么是政府(或父母)无法承受教育系统的扩张。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一次小型危机,2010年后又出现了一次;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从某种角度看来,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口都将在学校里待上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取得更高的学位,那么教育的成本将几乎等同于现在整体经济的规模……”
社会、教育、科技、个体、资源分配等问题在一纸文凭上集中体现。兰德尔用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材料将当代教育的来龙去脉阐明,化繁为简,功力深厚。作者文笔从容,逻辑清晰,译者对字句拿捏精准,中文版通读流畅。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每个年轻人的未来,更关系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未来。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18年9月8日第6版)
荐稿人:ffy 2018-09-08 执行编辑:ffy 2018-09-08 责任编辑:zjy 2018-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