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8-12-07 【编辑录入:oyj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第二课堂
江苏大学关工委参与举办“菁英学校”的情况汇报
作者:江苏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阅读次数:40746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我感到非常高兴,能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增加一个向老大哥院校学习的机会,感到由衷地兴奋。江苏大学是原机械工业部所属全国重点大学之一,98年开始部省共建,以省为主,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

现在我向同志们汇报一下我们举办“菁英学校”的情况,请同志们指正。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他还强调:“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菁英学校办学思路
    

  追溯我校“菁英学校”源头,始于2002年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会议上朱新钧同志报告中提出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课题。回校以后,我们经过反复酝酿、讨论联系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高等教育的现状,在以下几个个问题上取得共识:

  1、中央领导高瞻远瞩,明确地提出了要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不应忽视精英人才的培养,做为全国重点大学,也应注重培养一批杰出的校友。

  4、靠关工委的老同志不可能直接培养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但我们可以配合学校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为培养高政治素质人才做一些奠定基础的工作。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和校团委、学工处等部门联合,报经校党委批准,于2005年举办了“菁英班”试点,并于2006年4月正式成立了以大学生学生干部中的中共党员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菁英学校”。

  2007年5月15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汇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正式启动。由于我校开始这项工作较早,得到了教育部关工委和省教育厅关工委的关注和支持。
 

  二、 3+3办学模式
  

  (一) 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导师制、开放式授课、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大措施,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一是实施“导师制”。积极挖掘老领导、老党员、老革命、老教授的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政治责任感强、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团队,参与到“菁英学校”的日常教学、课后辅导、讨论交流等活动当中。43名导师中有原校领导8名。为了保证效果,“菁英学校”实施一名导师带1名学员的“1+1”导师制,开展培训期间的结对指导。
  二是“开放式”授课。“菁英学校”的导师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的时间,积极组织、参与报告会、讨论会和分散讨论等开放式的活动。
  三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菁英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又策划了参观、考察、体验、团队训练等实践内容。
  (二) 在教学内容上,“菁英学校”积极研究并推出了“理论学习”、“素质拓展”、“社会实践”3大模块。
  精心安排理论学习模块。先后开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导水平与管理水平”、“时事政治分析方法”、“十七大报告的精神与内涵”等专题以及形势政策方面的报告。
  精心安排素质拓展模块。邀请校内外学有专长的名师、学者,开出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人际交往与语言交流”、“辩论的技巧”、“演讲的艺术”、“团队精神与组织协调”等专题以及其他如社交礼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等丰富内容。
  精心安排社会实践模块。关工委积极帮助联系成功校友、兄弟学校、共建单位,会同团委等单位,安排了参观考察如周总理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华西村等、体验社会角色、青年领袖成长训练、学术论文等专题内容。
  在每一个专题结束后,“菁英学校”还会召集小组讨论,畅谈感悟,及时与青年大学生一起总结、撰写心得。这些工作不但有效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开阔胸怀、开拓眼界,而且帮助青年大学生动眼、动脑、动手,使之全方位得到提高。

  三、学生的感悟


  在菁英学校,我感受到了一位老领导在为人处事时的周全与细腻,虚怀若谷,大度大量。每一次去导师家,他对我的热情款待,对我的嘘寒问暖,都让我由衷地感到亲切与温暖。

                                           ———李辉辉


  “一份幸运,一份交流,一份感悟,一份收获,一份自豪……”,这是“菁英学校”给我带来的前进动力、思想进步的重要源泉。通过一年的学习,我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日趋成熟。它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催化剂,让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陈 红


  四、几点体会


  1、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是菁英学校的办学基础。

  学校党委对在优秀学生中实施“精品人才培养工程”一贯重视。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对菁英班的创办,给予很大支持。现任校长对“菁英学校”给予更多关注,亲自出席开班仪式讲话,还给学员作人生理想报告,并批准专门办学经费。

  通过校务委员会,加强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例如团委在学生中有组织、宣传和阵地优势,关工委的老同志有高层次优势,学工处、研究生处都有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把各方面优势资源进行较好整合,使有关部门的集体智慧和老同志的责任奉献相结合,推动“菁英学校”更好的发展。

  2、实施“导师制”是“菁英学校”的办学特色。关工委在学校离退休老同志和一批曾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多年,现已退居二线的中层党政干部中选聘了具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热情关注青年健康成长的老党员,组织成一支“菁英学校”兼职教师队伍。

  经过四届学员的实践,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导师和学员结对辅导,除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参加实践活动外,更多的在于平时相约个人交谈、通电话、发短信,结成“忘年交”朋友。不少导师在节假日请学员到家做客。学员碰到具体问题,主动相约导师交谈、请教,他们在就业、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等选择关头,都首先同导师商量征求意见。也有学员把对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和对一些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困惑迷茫提出来与导师共同探讨,甚至把家庭情况、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碰到的问题也向导师倾诉。有一个学员说“我们在菁英学校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爷爷在关心我们,在关键时刻帮我们把关,感到很幸运,这将给我一生留下美好的记忆”,不少毕业离校的学员仍同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师生结下了深厚友谊。老同志对学员的言传身教,关怀备至。十七大召开后,有一位导师送给学员十七大文件汇编,要求在寒假中学习并写5000字学习笔记,开学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加深了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通过老同志与学员的紧密联系,频繁接触,老同志的丰富阅历和优良传统,对学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组织名家访谈,开展“学人寻访”是“菁英学校”教学特色活动,受到学员普遍欢迎。由学员分组准备,自己策划约请校内一批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教授,与他们面对面访谈,通过提问交流听他们介绍经验、成长道路,都给学员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4、建设一批“菁英学校”实践基地。不断加大学员的社会实践的指导力度和参与率。在镇江烈士陵园、华西村已经建成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在“周总理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韦岗大捷纪念馆等地相继开展挂牌共建活动。同时,继续在校内开辟“兼职班主任”岗位,在校外建设“居委会主任助理”社区挂职锻炼基地。让学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0
 

上一篇配合育人中心 把工作落在实处
下一篇中国政法大学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