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9-01-2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9年1月29日第10版

高校思政教师不应疲于“灭火”
作者:周晔  阅读次数:10494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学科与专业学科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各自为政”。特别是,在学科培训过程中,课堂上一般更多强调学科专业领域的科学前沿、知识传授,而较少涉及“德育为先”,更别说推动主流价值理念的落细、落小、落实。这样的“两张皮”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个省市、各大高校也出台具体措施,大力支持思政课程、思政教师、思政工作队伍的发展。

    但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落差”似乎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些专业教师眼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是思政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等“专业户”的工作。在一些学校的课堂上,甚至出现专业课教师“点火”、思政教师忙于“灭火”的情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仅思政教师需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专业教师一样需要理论武装;不管什么课堂,都不能放松讲“做人”的道理;每一位教师包括专业教师都要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都要承担育人的责任。由此,必须进一步谋划落实“专业思政”的要求。

   “专业思政”的理念提出和地位确认,是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最新成果和重大突破,展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从基层党委的探索来看,“专业思政”的范畴比课程思政更为宽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青年学生更倾向于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在专业能力的养成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在专业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体悟和认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一些学生眼中,相比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是“学界大咖”,说话更有含金量。如何破解这样的“先入为主”,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坦率地讲,青年学生不会佩服一个空喊口号的人;相反,“三观正”的复合型达人,往往能够成为大家效仿的榜样……这些实践中的启发或许能为“专业思政”从理论完善到制度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19年1月29日第10版

 

 

 

荐稿人:lry  2019-01-29  执行编辑:lry 2019-01-30  责任编辑:lxl 2019-01-30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链接

0
 

上一篇导师要不要跟学生谈人生?
下一篇涵养人生的诗意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