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05-1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年5月10日第13版

来自山区农村的同济学子
作者:樊丽萍  阅读次数:29471

山区农村的孩子想要上大学该有多难——

倾听一位寒门大学生的真实讲述

  又到高考季。每年此时,考生家庭无不绞尽脑汁、多方咨询,生怕错过一所“好”学校,漏填一个“好”专业。
  可曾想过,能有这填志愿的烦恼,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有幸生活在大城市,有太多选择的机会。而在遥远的贫困山区,资讯不通、信息闭塞,至今仍有很多很多孩子填志愿时茫然无措——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有些什么可以选择。
  高考,本是寒门学子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一次重要契机,但也只有寒门学子中的一些“过来人”更明白,真正能用好分数换来好出路的学生,只是其中的极少数。
  本报记者 樊丽萍
  
【口述实录】 为了填志愿,我踏进网吧,因为听说网上可以查资料
  整个会宁,我是第一个考同济的。我们那里的学生填报学校,基本都是跟着前面的师兄师姐。前面有人考出去了,后面的人才知道:哦,原来我们国家还有这个学校。此外我所知道的大学,也就是兰州当地的那几个。
  
  再过两个月,我就要硕士毕业了。我在同济大学读了7年书,想到要离开这里,心里真舍不得。回想起来,我这样一个甘肃来的贫困生,能在上海平平安安读这么些年的书,真得感谢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我老家在甘肃会宁县的山区,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只有几亩地。一家人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到头,1亩地的收入不到100元钱。打我读小学起,有好几次都是开学要交学费了,但家里一分钱都拿不出,只好缓交。
  我家的条件虽然差一些,但和我们那里别的孩子比比,也不能算最差。至少,我家的口粮还能接上,我每天可以吃上一顿饱饭。不像我一些同学,由于家里地少,吃饭都成问题。我读小学时,一日三顿饭,基本就没准点吃上过。上学前吃早饭,午饭要到下午放学后回家才能吃上,因为学校里没食堂。到现在,山区孩子也就是这个情况。
  初中毕业时,按照家里的条件,我本没法读高中。我父母手里常年只有十几二十块钱,高中读一年,学费要500元,家里根本付不起。我只好碰运气去考会宁二中,这是我们那里的重点学校,只要我分数够高,考上会宁二中的重点班,学费可以免。我真的考上了,免交500块学费,这样上了高中。
  高二的时候,同学们开始叫我“董清华”。老师们估摸说,凭我的成绩再冲一冲,上清华大学许是有希望的。2005年,我参加高考,加试物理和生物。物理考得不错,但生物考砸了,最后考了645分。
  和上海不一样,我们那里是先参加高考,然后估分填志愿。645分的成绩在甘肃省算是高分,但上清华肯定没戏。我该填哪个学校?想到这个问题,自己一下子感觉没方向了。
  在山区,信息实在太闭塞。别说上网,我们那里连报纸都看不到几张。上高中时,我只听老师讲,北京的清华和北大,是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北京的北邮、北航,我也听说过,还有就是哈工大,因为我高中的一个师兄考去了那里。除此以外,我所知道的大学,也就是兰州当地的那几所。
  为了填志愿,我想到了去网吧,因为我听说,网上可以查资料。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踏进网吧。
  进去以后,我就开始搜索中国大学的排名。根据我的分数段,我一个个地查学校。这时候,“同济大学”才跃入我的眼帘。说句实话,我读高中那时候,从来没听说过有“同济大学”。但那天在网吧,我看大学排行榜时,发现同济排名比较靠前,以理工科见长,后来就眼睛一闭,决定报考这所学校。
  整个会宁,我是第一个考同济的。我考上后隔了几年,那里又有个孩子考上了,到现在,同济的会宁籍学生也只有两个。
  我们那里的学生报学校,基本都是跟着前面的师兄师姐填。前面有人考出去了,后面的人才知道:哦,原来我们国家还有这个学校可选。像我这样敢瞎蒙,最后还蒙对的,真的很少。
  
因为爱心人士资助,我“找到”了上大学的学费
  要不是有这个爱心人士,我真不知道会以怎样的状态进入大学。或许,我从到上海的第一天起,就要想着打工赚钱攒学费,哪有可能安心学习呢?!
  
  志愿填好了,我又开始为学费发愁。高三那一年,父母其实已在为我考大学做准备。但是我的父母没文化,没门路,也找不到什么出路。有一段时间,他们离开家,到兰州去打工,但偏偏碰上了老板欠薪,没拿到工钱。打工受挫,他们就回来了,此后也再不敢出门。
  我是到了上海以后,才知道有银行存折这回事情。我读大学前,家里的流动资金一年到头也就几十块钱,我父母从不知道存钱,更不要说像城里人那样,还要理财。家里虽然没钱,但我父母心态还可以,因为条件差的家庭多得是。别人能过,我们家也能过。
  好运气,又一次让我碰上了。我们家有个亲戚在兰州,有一天他看报,看到《兰州晨报》上刊登了一个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的爱心助学活动。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我,打电话过去问。那个报纸的记者一听我的情况,立刻决定让我上他们的栏目。那一回,我专门去了一趟兰州。这个记者,详细问了我家里的情况。
  报纸上一登,果真就出现了一位好心人,他愿意资助我读大学。同济每年学费要6000元,因为这位爱心人士和我结对子,我就不用再为这笔“天价”学费发愁了。
  说实话,要不是有这个爱心人士,我真不知道会以怎样的状态进入大学。或许,我从到上海的第一天起,就要想着打工赚钱,哪有可能安心学习呢?!
  我上大学以后第一年,回家给父母办了一本存折。一来,我上了大学,不希望再问家里要钱了,他们能省点钱给自己用;二来,我家里也开始拿到每年政府发放的退耕还林补助,一年有4000元左右。到了这时候,我家终于算有点钱可以存起来了。
  
【记者手记】
  初识董亚宁,是在去年10月。那时,这个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硕士生,刚刚完成一份关于大学生寒暑假短期支教情况的调研。
  在走访西部山区几百所农村学校后,董亚宁发现,大学生支教团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有的大学生把素质教育带到农村,结果,课堂活跃了,教学秩序却乱了。他们走后,农村老师上不成课了;也有的支教大学生凭一时热情,给山里娃许下长期结对的诺言。可回到城里一忙,就忘了诺言,农村孩子受到了二次伤害……
  我采访他以后,写出关于《大学生支教如何不留“后遗症”》的报道,发表在去年10月15日的文汇报上,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此后不久,董亚宁入选“2011上海教育年度人物”。
  那时,我只知道董亚宁是学校里的尖子生、班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全国一等奖得主,并不深切了解,7年前从老家甘肃会宁考到上海、迈入同济大学时,董亚宁是何等寒酸——身无分文,走的是绿色通道,这是大学专门为新生中的寒门学子开辟的报到窗口。
  今年5月,董亚宁先后获得“201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那天领完奖,他坦然地告诉我,因为我去年的那次采访,他从事的公益活动获得了很多的社会关注,他个人也摘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想来,遇到记者,总能给我带来一些好运。”
  我又和他细细攀谈起来。董亚宁的个人成长经历,充满着曲折、跌宕。他知道,在汽车无法到达的大山深处、贫困农村,还有很多很多和他经历类似、希冀帮助的孩子。也正因此,他在大学刻苦学习之余,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心的传递者。我被董亚宁的故事所感动,我想,他的经历或许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教育的现实。
  
贫困生读大学,琴棋书画一样不会,除了学习还能搞啥?
  贫困山区的学生到上海的大学里读书,会有很多很多不适应。除了和城里的学生讲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最怕的就是学习这关过不去。
  
  大一大二时,班级里的同学只知道我是一个从甘肃山区考来的贫困生,这大概就是他们对我的所有印象了。当时我确实默默无闻,也不怎么爱说话。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内心极度自卑。
  记得大一刚开始那会,寝室里的同学们总爱来窜门,大家问问你是哪来的,他是哪里的,相互认识一下。虽然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是从外省市考来上海的,但是我发现,多数人的家在城市。哪怕是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最起码还是城市。像我这样家在边远山区,父母祖辈务农的,还真没几个。
  这估计是大一时我比较内向的原因。我知道,我的童年和很多同学的童年,是不一样的。有些话,我说出来,估计别人不怎么爱听,说不定会把人家吓坏。
  在大学,我看很多同学都喜欢拍照,这里拍一张,那里拍一张。我这次回家,专门去找过我的照片。结果发现,除了一寸、两寸的报名照和小学中学时的毕业照,从小到大,我居然只拍过一张照片。那还是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在外婆家里拍的。我不敢相信,那个表情有些奇怪、缩成一团的婴儿就是我——这是我童年、少年到青年的唯一留念。现在,看同学们拍照留念,我有时候还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清晨5点,我和弟弟就起来帮父母一起干农活;烈日下,父母挥汗如雨地犁地,我们跟在后面一起推单轮车;割麦子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我和弟弟很迅速地把麦子捆成一个四方的小格子,我们就钻进去躲雨。要是可能,我真想给那时——在地里干活的自己,多拍几张照片。但在山区农村,别说没人给你拍照,我们连相机都没见过。
  我和同学们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大学同学里,多才多艺的人多了去了,可是我,琴棋书画一样都不会。所以刚到同济的时候,我只能一门心思搞学习。
  大一上的期终考试,我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游。那时候,心里真有点慌。我和上海的同学不一样,本地的同学资源多、选择多,如果学习不好,或许可以找点别的事情做。但如果我学习不好,就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了。
  到大一下的时候,我的成绩在班级就属于上游了。上大二后,成绩更是蹭蹭蹭地往上窜,拿上了一等奖学金。
  那时候,班级里也开始有人注意我了。同学会主动跟我说话,约我干这干那。到了大三时,我就更“威风”了。同济的图书馆向来一座难求,尤其是大夏天,很多同学天蒙蒙亮就去占座学习,因为图书馆有空调,学习环境比较好;但我早上9点去理图,也不愁没座位。因为班上的一帮同学去占座,总会给我留一个。一个大桌子,他们让我坐最中间,大伙就一起学习。他们有题目不会,我就给他们讲解。
  大三时,我被选为班长。班长,不能只是成绩好,自然要为同学们服务。可我能干啥呢?索性,在考试前一个月,我就在寝室里办了一个免费辅导班,给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讲题目、开小灶。辅导班很受同学欢迎,大家的成绩都提高了。我受到启发,马上又开了一个针对大一贫困生的辅导班。因为我想到,很多刚考进同济的农村学生,可能跟我当初一样,学习不好心里会打鼓。
  我心里清楚,贫困山区的学生到上海的大学里读书,会有很多很多不适应。除了和城里的学生讲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最怕的就是学习这关过不去。理工科和文科还不一样,读文科,只要自己用功一点,一般不太会“挂科”。但理工科不同,讲究学习方法和技巧。我和农村学生接触多了,也慢慢发现,大家虽一样是贫困地区来的,但学习上的差异也挺大。有的人有读书天分,加上能吃苦,所以成绩会比一般学生好;但也有一些贫困生,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可能只掌握了应试技巧,自学能力不强,所以不适应大学的教学节奏。我看到过一些农村来的学生,第一学期基础课“挂科”,外语不行,三考两考之下,精神就垮了。有的人索性从此在寝室里打游戏,自暴自弃,最后等待他们的往往是退学。
  这就是我要开辅导班帮他们的原因。我们到这里读书都不容易,我要帮他们一把。
  但贫困生群体,也有自己的一些问题。读书这些年,我也看到,有的学生虽然贫困,但在上海呆久了,心态也变了。有几次,我看到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拿了助学金之后,就想着请同学吃饭。看到这种事情,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可能这些同学觉得,家里条件差,他们理应拿助学金,理应被照顾。但哪有这样的“理应”呢?至少,在大学里得到各种各样的关怀,要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助学金是助学的,这笔钱应该用在刀刃上。所以后来我当了班干部,也时常和一些同学讲这个事情。
  
给家乡孩子开讲座,好分数理应有个好出路
  很多会宁的孩子,考出了好分数,却上不了好学校;上了好学校,没选上好专业。山区的孩子之所以吃亏,就是因为没资源、没人脉,选择面十分有限。
  
  骨子里,我是喜欢帮助别人的。帮助别人,让我觉得很快乐。大三后,我觉得学习没问题了,逐渐开始做一些我心里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在上海读书,心里从来没忘记过家乡。我总想着,还有很多很多和我差不多境遇的孩子。每当我拿到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时候,我更会想,当初,是因为有个好心人帮助,我才有机会在上海读书。我现在能不能也为家乡的孩子做些什么?
  2008年寒假,我第一次把想法付诸行动。我联络了一个考上中科大的会宁籍学生,我俩一起组织了一次“会宁学子感恩母校”的活动,组织几十个从会宁考出去的大学生反哺家乡、回报母校。我们给会宁二中读高三的学生办了一个学习辅导班,想帮他们短期突击,再提高些分数。但事后证明,这个辅导班的效果不太理想,主要是寒假时间太短,根本达不到我的预期目标。
  到了2009年寒假,我又组织了一拨会宁籍大学生回乡。这次,我要帮助的人群还是家乡那些读高三的孩子,但辅导的内容和上一次完全不同。我联想到当初自己读高中时的情况,其实当地的孩子,最吃亏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填志愿,别说学生找不到方向,山区老师知道的也十分有限。很多会宁的孩子,考出了好分数,却上不了好学校;上了好学校,没选上好专业。
  这主要是因为,山里的孩子没资源、没人脉,选择面十分有限。包括我在内,很多孩子的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的,如果不是成绩特别拔尖,可以考上北京的大学,很少有人会想到远离家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求学。
  这一次回家乡开讲座,正好是离高考100天的时候。我们带去了很多自制的小册子,小册子上,都是关于一些大学的介绍。包括北、上、广在内的主要城市里,有哪些不错的大学;这些大学综合实力怎样,有哪些特色专业,这些专业是干啥的、就业领域是什么?很多关于学校招生和专业介绍的信息,连我自己也是读了大学以后才慢慢知道的。我们几个人,当时做了一个分工,把自己熟悉的大学、专业都编进小册子,然后留下自己的电话和联系方式。比如,有会宁的学生要考同济,就来咨询我;要考清华,那就咨询考进清华的联系人。
  我们这次的帮扶活动,算是帮到了点子上。开讲座的时候,我们也让孩子提问。结果发现,很多人根本不是为解不出题目苦恼,而是撇不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孩子说,他晚上睡不好觉,常失眠,该怎么办。我听了就说,“失眠正常,我那时也这样啊,只要放松下来,就会睡好的。”这些鼓励的话,老师说上几百次可能都不管用,还必须由我们这些已经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来说。因为我们是“过来人”,说的话让孩子们觉得可信。
  这次活动取得成功后,我想帮助人的心,就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我就慢慢开始组织同学们一起搞公益活动,我们成立了“千里草爱心助学计划”,组织一些从贫困山区考到城市的大学生趁着寒暑假回乡支教,服务家乡的孩子。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昨天。我们这些贫困大学生,理应做一盏盏灯,为这些孩子点亮通向未来的道路。

    推荐人:lry      2012-05-13      执行编辑:lry     2012-05-13     责任编辑:zjy  2012.5.13

0
 

上一篇郭英剑:科学与人文何以互为需要
下一篇透视职称评审制度:学术人才,用什么度量?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评论内容: 惭愧

    2012-05-15 20:18:27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