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9-11-20 【编辑录入:wfiwfi】 文章出处:《老年文摘》2019年11月18日第12版 |
谈吐遣词看文明 |
原标题:名词的“现代化” |
作者:王鼎钧
阅读次数:8890
|
有位仁兄,大概五十几岁了,提到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称之为“小瞎子”,而且“瞎”字读轻声,“子”带儿化韵,说得轻快,听来轻佻。我有理由怀疑,这位仁兄受教育不多,从未参与慈善事业。
所谓“现代化”,由一些名词的汰换、可以指证:原来说“残废”,后来说“残疾”,再后来说“残障”,现在说“机能障碍”。原来说“瞎子”,后来说“盲人”,现在说“视障”。原来说“聋子”,后来说“失聪”,现在说“听障”。名词的每一次汰换代表一次开化、一次进步,听某个人遣词用字,就能知道他是文明进程中哪个阶段上的人。
名词的背后是观念。我小时候,民间信仰认为一个人残疾是因犯了罪,是天谴,是报应。现在知道全世界有400万人失明,原因很多,先天体质、卫生习慣、医疗水准、教育程度、经济能力,都有关系,盲者本人并没有责任。现代化的人应该同情他们,帮助他们。
现代社会有一个明显的亮点,许多机能障碍的人在各行各业成了明星。例如印度尼西亚有个人,四肢仅有上臂,他用上臂和脸固定相机,用嘴巴和下巴按下快门,成为摄影家。 又如华东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高羽桦小姐,生来就有听觉障碍,从前,这样生来就聋的人也是哑巴,她听不见人家说话,不能学习。现代有所谓特殊教育,使她能够读完大学,并且在毕业典礼上致辞,这一段视频上了网,有3000万次以上的点击量(见附件)。 还有芝加哥男孩马龙,右手机能障碍,他用左手练习钢琴。后来他遇见名师,告诉他世上有只用左手的钢琴家,也有只用左手弹奏的曲子。他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78岁举办第一场音乐会。 如此这般,现代社会对机能障碍的人就不仅是同情了。(摘自11月8日《光明日报)王鼎鈞文)
荐稿人:wfl 2019-11-20 执行编辑:lry 2019-11-20 责任编辑:109 2019-11-21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