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24-08-15 【编辑录入:wls】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09日 02版) |
“昆曲艺术+高校学生” 传统戏剧焕发青春 |
作者:苏雁
阅读次数:555
|
8月6日,由东南大学组织实施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训”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正式开班。来自中国戏曲学院、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澳门理工大学等29所高校的青年学子,聆听青春版《牡丹亭》专家团队和主要参演人员现场教学,从唱念做打、表演身段、配乐演奏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昆曲的内在逻辑和艺术魅力。主办方期待通过构建“昆曲艺术+高校学生”的新模式,培养出一个高水准的学生昆剧演出团体,以青春活力高质量传承昆剧、传播昆剧。
一个培训活动缘何如此受关注?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至今已推出整整20年,成为中国昆剧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些年,一些高校的创新步伐始终没有停歇,通过集结高校学生的青春力量,合力打造“校园青春版《牡丹亭》”,以实际行动展现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思路与新理念。 传统昆曲艺术高雅别致,是东方美学精华的集大成者。而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焕发生机活力,必须与青春力量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亲密接触”,为二者“友好往来”搭建平台、创立机制,从而实现“双向奔赴”。这就要求传统文化机构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时代浪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思想内涵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效衔接,使其有机融入课堂设计、融入校园生活,通过良性互动、专题讲授、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成为他们成才道路上的精神力量。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空间上不断接近、靠近,才能在心灵上无限贴近、亲近,进而投入真挚的热爱,甚至使其成为生命的力量之源。所以,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人心,不断充实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营造出传承、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大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大学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如果创造机会、鼓励引导,他们定能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开辟一片新天地。当然,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对艺术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融入时代的风尚,从而成为主动的传播者和活跃的创造者。这需要用心,也需要耐心,在不断切磋和有效沟通中激励大学生群体迈开步子、大胆尝试,迎来繁花似锦的美好前景。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做到以人为中心,特别是要对大学生等青少年群体投入更多的关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载体,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非凡创造力,树立主体意识,强化使命担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活力、闪耀时代光芒。 荐稿人:wls 2024-08-15 执行编辑:wls 2024-08-15 责任编辑:lyh 2024-08-1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