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09-14 【编辑录入:wangdl】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2年09月14日第14版

上大学要做的43件事
作者:高蒙河  阅读次数:8851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 高蒙河


  新生入学,当老师的,按常套要给学生提点要求。想了“40+3”件事,我希望他们能比前辈做得好:


  一是能主动去读10本专业书。选课老师布置必读的,与考试拿学分有关的不算。4年读10本书,年均2.5本,如果是手指头那么厚,也就本均300页,共约3000页。我这个要求是有凭据的,北京某大学考研究生就曾出过这样一道题:“请写出十本你读过的专业书,及其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如果学生普遍读书和会读书,出这种题目简直有送分嫌疑。点击各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专业考试的复习书目能超过三本的绝对罕见,更罕见的是几乎没有必读文章。可我手头有一份台湾清华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班入学参考书目,论文185篇,著作要读64种。


 

  二是主动阅读10篇本系老师的专业文章,了解每位老师的专业方向和代表性论著。我曾在考试的时候出过如下题目:“请讲出本系某老师和某某老师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结果大多的回答是某老师是搞理论的,某某老师是搞实践的,我们既能从某老师那里得到理论训练,也能在某某老师带领下参加社会实践云云。这回答用胡说八道来形容绝不过分。问题的正确答案是理论和实践是每位老师的专业基本功,他俩的专业方向一个侧重早期,一个侧重后段。就这么简单,就是弄不清楚,就是答不上来。


  三是记住专业内10位专家的名字,但本系老师不算。这也是专业学生普遍的软肋,后来我把这个问题反复作为面试研究生的提问,能报上七八位的已经是高产学生了,能不说错专家名字每一个字的一半都不到。


  四是记住你感兴趣或你所敬重的10位先生的出身和师承关系。这项达标者历来最低,已不忍再费笔墨。


  第41件事是家在本市的同学最好也住校。住校了,每晚宿舍熄灯后就能神聊一小时,学术的火花,老师的个性,同学的交情,你我的隐私,都是大学生活的最好插曲和一生记忆,几十年后,可能课堂的内容都忘了,但夜聊的内容却都栩栩如生。


  第42件事可做可不做,最好能谈一次恋爱。在大学的草坪上和他或她促膝坐过;在校园夜灯下的婆娑树影里并肩走过,在晨曦中擎着系旗一起迎接过新同学,在后座上为骑车的他撑伞结伴去做校园志愿者……这样的大学之恋,能让青春不再空白,哪怕后来分手。


  第43件事最重要:学会做个好人。

 

    荐稿人:wdl   2012-09-14     执行编辑:lry   2012-09-14    责任编辑:lxl  2012-09-15

1
 

上一篇长时间掌声送给老师和父母
下一篇64岁送水工为大学生演讲15分钟 8次被掌声打断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