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9-03-1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2008.12.08 《报刊文摘》3版

名字在心不在碑
作者:王刚  阅读次数:19293

      那一年游开封,在开封府大门右侧的亭子里,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密密麻麻镌刻着一份名单,一共一百八十多人,他们是北宋时历任开封知府。
      大家的目光在石碑上逡巡,却唯独没发现包拯的名字。这时,导游指着石碑上第三排名字中间的一片空白,说:这是第九十三任开封知府包拯。为什么历任开封知府中,独独包拯的名字被人磨掉?有人问,是不是因为包拯开罪权贵太多,仇人出于泄愤,有意把包公的名字凿去了?
      “
不是。导游讲述真实的来历,原来包公的名字是被抚摸掉的,是被历朝历代的游人百姓抚摸掉的。

     
据说,这块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原碑,现藏于开封市博物馆。原碑上面的包拯,就已经被宋代的百姓抚摸出了深深的指痕,远在南宋时期,就曾有人记述:开封府尹题名……独包孝肃公(包拯卒后,朝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姓名常为人所指,指痕甚深。如今,开封府的这块仿碑,将古人的指痕如实复制下来了。而今天的游人百姓,又将新鲜的指痕一层一层地覆盖上去,将这处凹痕磨得更新,磨得更深。

      悠悠九百年,手指犹如潮汐一般,一阵阵,一遍遍。思绪一下子穿透了岁月的壁垒,贯通了古今。

  荐稿人: lry   2009.03.05      责任编辑:109   2009-3-20     Cz:109  2009-5-19

0
 

上一篇有偿志愿者:是对道德的背离吗
下一篇良知如刺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