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7-05-26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第18版 |
点赞不该跑偏 |
作者:#北 岸
阅读次数:7309
|
■在很多时候,点赞仅仅是礼节性的客套,甚至可能是被动行为。这种含混不清的表达,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零碎、模糊。一旦点赞被赋予太多“赞赏”之外的含意,反而成了一种包袱 ■网络终究是一个虚拟世界,点赞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一味刷存在感;被赞者也不必过于把“赞”放在心上,更不该因为少了别人的点赞就产生怨念、胡乱猜疑、自寻烦恼
最近,笔者浏览微信,发现一些好友相继关闭了朋友圈。问其原因,一位朋友说:“以前,我的微信好友以同学为主,大家只是发些生活照片,交流一下生活状态,比较随性。现在,跟越来越多的领导、同事、客户加了微信,在朋友圈里点赞,就变得很费心思。比如,上司转发的某养生秘笈明明是谣言,可众多同事仍为其点赞,你好意思不点吗?公司新推出的营销方案,对其内容你并不完全了解,可其他同事都接连转发并频频点赞,你不点赞,是否显得另类?如此拿捏不定,考虑再三,‘眼不见为净,心不念则安’,还是关掉朋友圈更省心。” 因不愿意为他人点赞,干脆关闭微信朋友圈,这个做法也许有点“绝”,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人对微信态度的转向。 本来,朋友圈是一个好友圈,作为一种无声的情感表达,在朋友圈里点赞,其本意是认同、赞赏、鼓励,有助于加深“好友”之间的感情联系。但现今,随着微信用途的工作化,越来越多的“好友”变为上司、同事、客户甚至刚认识的人,原本是分享个人生活的朋友圈,俨然成了“工作圈”“职场圈”“生意圈”。一旦打破了公私界限,朋友圈不再被“好友”待见,也就不奇怪了。 实际上,在网络社交的特殊语境中,微信朋友圈里的“赞”,早已超出其最初的符指意义,成了一种几乎能表达所有态度的符号:有人看到朋友喜结良缘而点赞,看到朋友与伴侣分手竟也点赞;有人换新工作会被点赞,换个发型同样也会被点赞;有人看到朋友大病初愈点赞,看到朋友违章停车受到罚款也随手点赞……这样一来,就让原本值得珍视的“被赞”变廉价了。随着朋友圈打破公私界限,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功利色彩:有的下属每逢上司发帖必点赞,有人利用点赞跟同事套近乎,有人甚至根据点赞来划分自己在单位里人际关系的亲疏。如何在朋友圈里点赞,已经成了一个有压力、难摆脱的包袱。 应当承认,每一个“赞”,背后都有一位真实存在的关注者,但这种关注并不一定可靠。在很多时候,点赞仅仅是一种礼节性的客套,甚至是一种被动行为。这种含混不清的表达,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零碎、模糊。不客气地说,从最初的私密记录和分享,到现在给同事、上级点赞,帮公司“拉粉丝”,为“萌娃”投票,微信的一些功能已经“跑偏”。与其用“点赞”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别人的关注或者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还不如打几个问候电话、来一次当面聚谈更好。通话或许时间不长,也无华丽词藻;聚会或许时间短暂,缺少美酒佳肴,但那份真实的感觉,远比“点赞”这个心形的符号显得实在。 网络终究是一个虚拟世界。对朋友圈的使用,不能偏离其私人属性,在朋友圈里点赞,应把握有限、有度、有用的原则。正确的“点赞”,是在合乎语境的情况下,通过“点赞”这一社交符号来促进双方交流和情感沟通。一方面,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处世,既充分表达自我,又考虑他人感受。点赞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一味刷存在感;被赞者亦不必过于把“赞”放在心上,更不该因为少了谁的点赞就心生怨念、胡乱猜疑、自寻烦恼。另一方面,要学会注重使用复合型交流方式,实现虚拟世界中的“点赞”与现实中面对面互动的结合。同时,相关部门和微信平台应加强监管,努力扫除盲点,不给虚假宣传、广告推广者可乘之机,避免虚假承诺、玩文字游戏等乱象。如此,才能让点赞有意义,大家也能活得更真诚、更轻松。(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第18版)
荐稿人:ffy 2017-05-26 执行编辑:lxl 2017-05-26 责任编辑:xwf 2017-05-27 |
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