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8-11-29 【编辑录入:louyouhua】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8日第14版

我们都可以是韩伦语
作者:* 李晨铭  阅读次数:7389

  咱们国家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品质——惜缘、行善、践诺,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这是我们立身行事的根本

  孟子曾向往过一种理想社会,说人呐,要像照顾自己老人那样,照顾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要像照顾自己孩子那样,照顾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近日,有这样一则新闻为这话做了最新注脚。

  浙江桐庐分水小源村的赵敏华和韩伦语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友。1998年,赵家突生变故,先是妻子病逝,三年后赵敏华也因病去世了,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及年迈双亲。看着好朋友家中的情况,韩伦语暗自承诺,要像照顾自己亲人一样照顾他们。他做到了,帮衬赵家的生活,给孩子开家长会,贴补起新房,十八年不离不弃。

  仁者爱人。帮助朋友帮到这份儿上,任谁也说不出什么。这是一份极难得的缘分。说它难得,是因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过去农业社会那样紧密、稳固。陌生人社会中,人口流动快,很难有一起从小玩到大这样的经历。韩伦语赶上了这样的缘分,他珍惜了,值得点赞。换做旁人,假如也有一位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家里遭了变故,能不帮吗?肯定得帮。

  咱们国家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品质——惜缘、行善、践诺,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这是我们立身行事的根本。古人家训有言:“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小时候,奶奶烙饼,会让我用簸箕端两张给村北头一家人送去,因为他家人口多,日子紧。

  德不孤,必有邻。过去大家长期居住生活在一起,互相帮衬,情真意切,自不必待言。在今天的社会,这样的缘分似乎可遇不可求了,大家看到的,更多是擦肩而过,点头之交。但这难道不是意味着缘分更多了?同乘一辆公交车,是不是缘分?同搭一趟地铁,是不是缘分?更是了。全国13亿人,偏偏你我肩并肩。这么大城市,恰巧咱们遇上了。这缘分也得珍惜啊。看到人家的挎包没拉拉链,提个醒;瞅见人家抱孩子不方便刷公交卡,帮个忙。人人可为,都能做到。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伦语、李伦语,就在我们心中。我们都可以是韩伦语。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8日第14版)


 

 

荐稿人:lyh 2018-11-29 执行编辑:lxl 2018-11-30  责任编辑:lry 2018-12-01

同济大学关心下一代网站首页链接

0
 

上一篇捐毕生积蓄助学的“乡贤”方敬走了
下一篇自我教育应成学生自觉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