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5-02-03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5年2月3日第2版 |
每当疫情出现他都冲在第一线 |
作者:本报记者 陈青 通讯员 严晓慧
阅读次数:6965
|
完成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的任务后,上海公卫专家卢洪洲载誉而归
如果说医生的职业轨迹原本就设定在生命的生死边缘,那么毫不夸张地说,传染性疾病的救治更像人类与撒旦的拔河——稍有不慎,医生自己也将落入死神手中。上海知名传染病专家卢洪洲教授从医27年,正是这样一位勇士。
昨天,作为上海唯一加盟国家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伍前往埃博拉疫情最为严重的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成员,卢洪洲教授在结束了21天的医疗观察后,与队员们一起归来。
此前,卢洪洲在SARS、甲型H1N1、H7N9等疫情出现时,都临危受命冲在第一线。为此,他获得了“影响中国”2014年度科技人物盛誉。
2014年11月19日凌晨,正当埃博拉疫情肆虐之时,卢洪洲与其他12名队员一起,作为中国首批援助塞拉利昂公共卫生培训队从北京启程。到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后,他们3天内就合力开办了第一期培训班,在当地探索科学实用的培训模式。
卢洪洲充分发挥丰富的传染病救治临床经验优势,帮助当地狙击疫情的蔓延。他与塞拉利昂当地师资精诚合作,因地制宜地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多种形式的操作演练,针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公共卫生公共人员、基层管理组织者和社区志愿者开展教学培训,传授埃博拉防控的关键知识点,并编制完成英文版课程培训计划、培训讲义,将我国急性传染病防控经验运用到当地埃博拉防控实战中,受到了当地和国际组织包括塞拉利昂总统在内有关各方的高度评价。
据统计,中国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两批28名队员自2014年11月先后入塞以来,已培训了4000多名埃博拉防控社会人员与宣传教育人员,包括3200多名社区骨干和1000多名其它职业人群(警察、童子军等),覆盖了塞拉里昂疫情最严重的首都西区的城市和农村。今年1月上旬开始,培训队在塞拉里昂西区还启动了重点培训项目,对三个疫情较重的社区进行埃博拉疫情监测与防控能力建设培训。
卢洪洲教授介绍说,培训队伍随时都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感染,当地接受培训的社区人员接受的第一步培训便是正确洗手和测量体温。在培训期间,医疗专家都会安排当地志愿者在课间休息时给所有培训队师资和当地学员监测体温。
在援非期间,卢洪洲作为临床专家除主动参观埃博拉治疗中心与当地医生交流、积累临床经验外,还应邀参加每周二次的当地全国病例管理分析例会,参与修改治疗指南。在第一时间得到新指南电子版并获得授权翻译成中文后,他组织首批师资培训队经过数周努力,翻译完成了《塞拉利昂埃博拉治疗中心和其他护理中心患者临床管理》指南手册中文版,于2015年1月上旬正式面世,这为我国援非防控埃博拉医疗队提供了专业的参考材料,解决了医务人员在埃博拉疾病治疗和临床管理方面的诸多技术疑问与困惑,也为我国埃博拉防治群防群控机制提供最权威、最专业、最及时的技术储备。
除肩负培训塞拉利昂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任务之外,培训队专家们还根据塞拉利昂当地防控埃博拉的需求,在与我驻塞使馆、塞国家卫生部多次沟通协商后,完成了首都3个行政村重点培训方案的制定,为下一步帮助这些地区加强埃博拉防控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治网络,有效控制埃博拉热的社区传播提供支持;结合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援非基础和经验、我国援建即将竣工的固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运用于非洲,探索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非洲模式,并为探索适合塞拉利昂国情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奠定了基础,对于提升后埃博拉时代塞拉利昂的公共卫生能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荐稿人:lry 2015-02-03 执行编辑:lxl 2015-02-04 责任编辑:xwf 2015-02-09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