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2-17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5年2月17日第10版

爱心人士,申城的“平凡传奇”
作者:本报记者 栾吟之  阅读次数:7113

123


 

  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哪些人在做着慈善?


 

  这个问题,让市慈善基金会负责人犯难——做慈善的人太多了。在他们每日所接触的爱心人士中,有与上海渊源甚深的雅安打工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妈妈、新上海人,也有土生土长的老上海家庭。


 

  辞旧迎新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在过去一年里,用心做慈善、默默献爱心的人,他们是这城市里平凡的传奇。


 

  雅安打工者实现“爱的循环”


 

  上海和四川,缘分很深。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期间,上海人都热情为灾区捐款。

  巧合的是,去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负责人捧着募得的巨额雅安地震援助款,来到灾区选项目,新建敬老院、幼儿园、福利院时,听到一个在上海打工的雅安人的温暖故事。


 

  四川雅安人杨清全,在嘉定打工。2013年12月13日凌晨,47岁的他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区中心医院抢救。遗憾的是,两天后医生宣布他脑死亡。在得知生命无法挽救时,杨清全的家人向医院表达了无偿捐献人体器官和眼角膜的意愿。


 

  对于正在忍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人体器官和眼角膜万分珍贵。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和长征医院肾移植中心专家即刻赶来,与家属充分沟通。在详细讲解了关于人体器官捐献的知识、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后,杨清全的家属表示理解和同意。他们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主动提出了自愿捐献的申请。


 

  12月16日上午,杨清全成功捐献了2个肾脏、1个肝脏和2个眼角膜。按照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标准、流程,捐献的器官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共享与分配计算机系统,在全市等待移植病人名单中进行分配,长征医院及时为3位等待移植的患者完成了相应的移植手术,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延续。


 

  杨清全成为上海第四例人体器官捐献者。他的妻弟高先生说,来上海打工多年,曾看到过器官捐赠的宣传,哥哥还年轻,器官还可以用,人死不能复生,但器官还可以为别人所用,还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上海人也没有忘记杨清全家庭的“大爱”。嘉定区有关部门获悉,在他的家乡,房屋需要修建、老母亲需要赡养、女儿需要抚养……很快,安亭镇林家村与杨清全家结对,资助他的12岁女儿完成学业。前不久,嘉定区文明办还为杨清全申报了“关爱好心人”基金。


 

  在最近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举办的“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晚会上,杨清全的妻子和女儿被请到活动现场,母女俩泣不成声地说,他们全家都和上海血脉相连。所有的人,都被这样的一幕打动。


 

  “新上海人”奉献爱与温暖


 

  在上海,日益庞大的慈善大军中,有许多新上海人。他们或许不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也并不会讲这座城市的语言,却一样为这里奉献着爱与温暖。


 

  王煊熔,一位来自菲律宾的母亲,在上海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两个健康的孩子。但在她和伙伴们的眼里,另一群孩子的健康,同样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2003年,一群从世界各地来到上海的妈妈们,与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合作,成立了一个慈善群体“乐贤荟”,专门救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王煊熔就是“乐贤荟”的会长。她聚集的妈妈们,有些是“全职母亲”,有些事业忙碌。王煊熔说,尽管妈妈们生活的担子都不轻,但她们都很乐意“分”出一部分自己的爱心献给患病孩子。到目前为止,“乐贤荟”已经帮助了221个孩子,刚开始每年只能募集到8万元,现在每年的善款数字已超过100万元。

 

  江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一名有着自己的慈善理念的年轻人。

  去年,他作为上海市“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来到新疆喀什泽普县。泽普学校里的场面把他惊呆了,孩子们的课桌椅异常简陋、最简单的铅笔、橡皮等文具也是当地学校里的奢侈品。他和志愿者算了算,上海喊一次出租车的钱,就能为这里的孩子换来5支铅笔、5本笔记本。


 

  于是,江睿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起了“一次打的钱,一套崭新文具”的计划。没想到,帖子发出第一小时,筹款金额超过1万元;第十九个小时,达2万元;第二十九个小时,突破3万;总共15天,超过300人捐赠接近6万元。捐款者都是他的朋友,有学生、志愿者、白领,有上海人、新疆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甚至海外留学生。最少的捐了15元钱,也就是一次打的费,最多的捐了1000元。


 

  这样的举动,牵动了许多慈善人士的心,还引起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关注,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负责人出面对接上海的公益组织,为喀什的学生筑起“爱心桥”。很快,用这些善款买来的200多只新书包和各类学习用品就发放到了孩子们手里。


 

  一项“西部计划”,十多年里上海就有2000多名年轻人西去支教,奉献一片爱心。


 

  普通市民365天默默捐款


 

  制造局路88号6楼,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捐款窗口,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作“爱心窗口”,这里几乎每天都会接待许多有爱心的市民,许多人都默默地来捐款,又默默地离去,不愿留下姓名。


 

  “爱心窗口”工作人员刘虹美说,有位68岁的市民吴国芬,每年的最后一天,都会准时来捐365元,坚持了十余年。2003年,吴国芬被查出肝硬化,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身体慢慢康复。打这以后,她觉得应该回报社会,2004年10月捐出了第一笔善款,由此开始了每天省下1元买菜钱,每年捐助365元。而退休10多年的她生活并不宽裕,每月养老金不足3000元,但她好几次说:“只要有能力,一定会坚持下去。”


 

  在浦东周家渡社区上南九村,还有一个特别的家庭,全家13人相继办理了遗体和器官捐献登记。


 

  死者“入土为安”,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很多人难以接受遗体捐献。但戎宏之一家,父母、兄弟姐妹,包括他们的配偶及家人都愿意捐献遗体,而戎宏之的父母、叔叔和姐姐的公婆5位长辈已实现了遗愿。


 

  戎宏之的父亲戎镇远,曾在一家大型国企担任工厂医生,母亲靳安庸曾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事组织胚胎学技术工作,两人于1997年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远在北京的叔叔戎易也将遗体捐献给了医学事业。受着长辈善举的耳濡目染,戎宏之及兄弟姐妹6人全部作出遗体捐献的决定。


 

  戎宏之父母的姓名,被镌刻在青浦福寿园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石碑上。有空的时候,戎宏之会携家人前往福寿园,为父母献上一束鲜花。而每当逢年过节时,每当思念父母时,她和兄弟姐妹们都会登陆上海市红十字遗体(角膜)捐献者网上纪念园,留一段话。“今天天气特别好,我来看你们了。最近好吧,今天想送点饺子给你们尝尝,希望喜欢哦。”戎宏之的留言,就像是与父母在闲聊家常,“我们用这样的留言与父母交流,就像他们还活在世上,只是在远方一样。”


 

  戎宏之还说,母亲离世,兄弟姐妹6人决定遗体捐献登记后,大哥曾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走了,我们会来的”。这话深深烙在全家人的心中。“办理了遗体捐献,我们一家人,定会在将来再次集合。”


 

  其实,不管是遗体捐赠者,还是捐款献爱心者,人们都有一个共通的心愿——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人加入到慈善爱心队伍中,让暖流温暖所有人。


 

  这些平凡的传奇,还将不断延续……

 

 

   荐稿人:lry    2015-02-17     执行编辑:xwf   2015-02-19     责任编辑:lxl   2015-02-21

0
 

上一篇平凡生长 通往春天
下一篇一次探望一条短信,老人都高兴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