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5-07-17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5年7月16日第4版

知让谓之有德
作者:#刘 杰  阅读次数:6213

    近读《晏子春秋》,一个强烈的印象是晏子的辞让精神:给他配备好马好车,他推辞了,原因是自己已经有马有车,无非是马老了一点,车破了一点,但他觉得这比没马没车者强多了;给他提高俸禄,以养家亲,他又辞退了,说是多高的职位享受多少的薪水,自己的那份报酬养家已绰绰有余。

 

    利之所在,容易使人忘乎所以,为什么晏子把待遇福利看得如此云淡风轻?“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让者,德之主也”,对“让”之德,晏子有着清醒认识。尊重是涵养的体现,淡泊是美德的基石,谦就是尊重别人,让即是淡泊名利。在接人待物上谦逊礼让,正是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

 

    知让谓之有德。晏子说:“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怨利生孽,维义可以为长存。且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让还是争,虽一字之差,内在的品质颇耐寻味,而后果更是相差甚远。让看似失,其实是得,得到的是心安,得到是信任,得到的是福而不是祸。而争就不同了,争看上去是得,可一旦过分,就会失去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认可,比如和谐的人际关系。“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吃亏是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让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毛泽东提议,许光达授大将衔。许光达获知消息,一夜未眠,翻来覆去。他向军委领导提交“降衔申请”,要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在他看来,“授得太高了”“上面还有那么多人比我强”“好多人性命都丢了啊”!不仅是许光达,置生死于不顾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有“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的境界。

 

    有修养的人以不贪为美,以能舍为荣,以辞让为德。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沈浩,无不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典范,在组织上给予的优厚待遇面前,他们的选择是辞让,而且甘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拼搏创业,为有困难的群众送去最温暖的阳光。不争与锱铢必争,不仅是宽宏大度与斤斤计较的分割线,亦是君子与小人的最大区别,更是人生境界迥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群众谋福祉而不是贪图自己的利禄享受,才是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应有的价值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满足之心必须用在恰当的地方,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古往今来不知辞让、贪欲膨胀者大有人在,他们把名和利看得特别重,把德和义全抛到了脑后,在他们眼里,让等同于傻,不争就是愚笨。然而,试看刘瑾、和珅之流,到头来恰恰是那个他们奉若神明的“争”字,将自己推向了罪恶的深渊。由是而言,一个人的不满足,应当体现在谋事创业中,体现在修身养德中;功名利禄面前,矛盾纠纷面前,主动谦让而不是分毫必争,才是为人处事的要义所在。

 

    让是德之主,贪为恶之源。不为物质所惑,不为利禄所困,懂取舍,知辞让,是人性之善,更应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2015年7月23日第19版

 

 

荐稿人:xscclf  2015-07-17  执行编辑:lry  2015-07-17  责任编辑:lxl  2015-07-19

1
 

上一篇做“求成者” 在责任的路上活出成功
下一篇信任,成了一道风景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