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09-02-11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摘报

找回本真
作者:杨海文  阅读次数:17052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本性之所以不是“恶”而是“善”,在孟子看来,这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中说:乍见一个小孩慢慢地爬向井口、在即将跌落的那个瞬间,你会怎么办?小孩的父母腰缠万贯,难道是为了讨好其父母而去救他吗?救了小孩之后,自己就可以在父老乡亲那里得到一个好声誉吗?或者,难道是因为厌恶听到小孩的嚎啕大哭才去救他吗?

    设身处地,救还是不救这个小孩,根本不需要逻辑的指挥。更坦率地说,这绝对不是一个需要你去回答的问题,它只需要你去行动!你可能并不知道决定救孩子的那一刻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孟子在沉思中证明了你:在一个孩子的生死关头,你的心性豁然开悟了,你无条件地接受了一颗怵惕恻隐之心的命令,而这颗怵惕恻隐之心是你天生就固有的,它也是你有可能沦为禽兽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你固守了这道防线,所以,你在终极的意义上超越了禽兽,也不再是茫茫人海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你是一个大写的人。”

    为人师表者,尤其需要不懈地去找回自己本真的那颗“不忍人之心”。

   Lry 摘自 20081016 《文摘报》 作者 杨海文    Sj:131  日期:2009-2-16

0
 

上一篇坐在路边鼓掌
下一篇文明也是一种习惯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