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2-12-19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时事报告》2012年11期P.22 |
己强方可胜人 |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林晓光
阅读次数:10227
|
近年来,中国国力稳步提升,而日本国力相对缓慢,导致两国实力对比逆转,在两国历史上首次形成了强强并立的双边关系格局。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日本不甘江河日下的趋势,试图把日美同盟和《日美安保条约》作为战略资源,遏制和管控中国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也就显得举步维艰。
在目前的情况下,从战术层面上考虑钓鱼岛问题,有很难逾越的两条线,限定了我们思考的空间范围:
一是战争只能是最后万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战争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而且也不具备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时机。一有争端,上来就喊打喊杀,不是一个国家外交理智成熟的表现。任何一方在决定开战之前,尤其是在主动开打之前,都会首先权衡一下胜算的概率;其次还要计算一下代价的大小。如果胜算开率小,成本代价大,纯粹是赔本买卖,只要不是脑子进水,谁会自讨苦吃、自掘坟墓?
二是中日之间显然还没有找到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无论是在政治外交上,还是在法律上。在这一空间范围内,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第一点,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主权之争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博弈过程,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主张恐怕不太现实,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日本是一个低速发展的国家,时间将会站在中国这一边。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辅之以高超的外交手腕,收复钓鱼岛的可能性将日益加大。第二点,中国必须打破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逐步实现中国对钓鱼岛的有效管理和实际控制。日本以“国有化”给“实际控制”再加上法律层面的“有效占有”,我国针锋相对以各种方式同样强调对钓鱼岛的主权;日本派海上巡逻舰巡视,我国派海洋环境监测船巡航;日本上联合国大会讲钓鱼岛问题,我们当场驳斥其谬论。这就是针锋相对,只要日本不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举动,中国就会坚决抵制到底,不管是通过外交手段还是采取军事措施。中国的态度是坚决的,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中国不会后退一步。
中国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一组组合拳。主要包括:宣传,发表《钓鱼岛问题白皮书》,争取话语权和国际舆论;外交,利用联合国以及一切国际平台,批驳日方的无理狡辩;法律,宣传领海基线,完成联合国海洋法和国际准则所规定的所有必要程序,完善国际法依据;执法,加强公务船执法的频度、密度、强度,挤压日方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的活动空间;同时,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也就是说,除了立即开战之外的任何其他反制措施,都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有选择地施行,这就是除了武装打击之外的“软应对”。在暂时不具备达成最终目标的环境下,通过综合性措施维护和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古语有云,内政不修,不可外战。对现在的中国来说,仍需要一个相当时期的战略机遇期,先修内政而后谋外战,或许才是最佳的应对良策。解决中日之间的领土争议等所有结构性矛盾,最终都不能只靠口头呐喊,而要靠国家实力的强大。为了实现维护祖国领土统一和主权完整的目标,既需要全力提升经济、军事、科技等为核心的国家硬实力,也需要全力提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和平发展为目标的民族软实力。
荐稿人:xscclf 2012-12-19 执行编辑:xwf 2012-12-20 责任编辑:tmy 2012-12-21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