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1-29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法制晚报》2012年11月9日

福利中国 让人民满意——外媒细读十八大报告
作者:《法制晚报》  阅读次数:7840

      关键词·十年成就

 

      重振道德 社会发展令人瞩目

 

      “自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开始后,这是世界见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改变。”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说,中国过去30年来经济腾飞,年增长率高达10%左右,这一切是在中国政府的决策下取得的。

 

      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思曾先后到访乌鲁木齐、北京、宁波以及其他许多中国城市。回首历次中国行,他说:“中国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令人瞩目。”

 

      韩国《朝鲜日报》认为,在过去10年间,中国政府在社会领域得到了肯定的评价。报道历数10年巨变: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实现“三通”;中共提出“科学发展观”,努力消除城乡间不均衡;废除农业税,在农村地区推行医疗和养老保险;全面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政策。

 

      新加坡《联合早报》还认为,过去10年间,中国政府注意“重振道德”。文章认为,中国政府与民间大力宣传仁爱与同情心,而此举也取得成效,在中国一些城市可以看到“雷锋精神”展现,与过去那种“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形成对照。

 

      关键词·保障民生

 

      福利中国 政府满意度提升了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他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过去10年,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数以百万的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

 

      英国《卫报》也在题为《“黄金十年”构筑福利》中写道,中国已开始进入“福利中国”阶段。报道称,中国已经搭建起了福利国家的架构,并通过医保、养老金和免费午餐等形式开始让人民享受福利制度。文中援引世行经济学家王德文的观点称,“政府干得非常好。他们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并动员全社会资源实现这些目标。”

 

      文章中称,10年前,中国养老保险覆盖面为1.47亿城镇就业人口和5500万农民,如今已涵盖2.29亿城镇就业人口和4.49亿农村和城镇居民。1.24亿中国人已开始领取养老金。几年前,仅20%农村居民享有医疗保险,如今96%的农村人口都已覆盖。

 

      哈佛大学的托尼·赛齐通过研究发现,在2003年至2011年间,政府的满意度提升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穷人”和“富人”群体都对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经济发展

 

      十年巨变 筑下坚实财政基础

 

      韩国《朝鲜日报》在题为《十年巨变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文章中称赞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执政的10年间,中国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文中称,在过去10年间,中国年均增长率高达10.7%,而且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2年仅为1135美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去年已经增加至5432美元,增加了3.7倍。

文章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GDP已达到1万美元以上,从整体来看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另外,在此期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而且国家债务仅为GDP的40%,构筑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刊登评论文章称,原来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尚不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但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跃而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而当前的中国又开始了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

 

      美国《时代》周刊认为,作为全球政治经济大国,中国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希望,也将决定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认为,十八大提出的经济政策导向将直接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

 

      此外,各国媒体普遍看好并希望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加强科技创新。英国《金融时报》刊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的观点,认为未来10年,中国领导层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海洋权益

 

      海洋强国 中国扮演新的角色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胡锦涛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到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英国《金融时报》今晨一篇题为《中国要成为海洋强国》的报道称,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以来,中国10多年来更加关注海洋权益。过去10多年来,中国海军现代化的投入越来越高,非军事部门如渔政和海监的船队也得到扩充和现代化。

 

      美国《外交事务》发表分析文章认为,十八大之后,中国将继续以积极的姿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同时,中国将从国际规则的“应对者”转变为“制定者”,扮演新的角色。

 

      德国“在线报道”网站也表示,中国近年来在自己国家周边海域的海洋活动十分活跃,但中方强调,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领土的统一。

 

荐稿人:xscclf      2013-01-29         执行编辑:tmy    2013.1.29             责任编辑:xwf   2013-01-30

0
 

上一篇系列转载:《第三只眼看中国》
下一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