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6-04-28 【编辑录入:fengf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6年4月28日第7版

核心技术突破靠人才 培养人才希望在大学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阅读次数:15111

清华北大中科大川大等名校4月迎来国家领导人考察调研——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赴安徽调研,特地考察了位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四川省考察时,也考察了四川大学。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两位国家领导人频频现身大学,根据他们参观考察的路线以及近期发表的数次讲话分析,从科技成果自主创新,到新兴产业布局,再到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创新驱动,高校在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的研发和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功能和作用,无疑是当下令人关注的重要课题。

 

    国家领导人考察大学,必访“科研重镇”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结合实物展示,他观看合肥市在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医药、无人机、智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察看量子通信等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到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了解量子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应用情况。下午,他到中科大近代物理系了解实验室科研总体情况,在自旋磁共振实验室视察。


    4月25日,李克强总理赴四川大学考察,考察该校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建成为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程应用于一体的全球最大的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之一。李克强参观了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石墨烯橡胶轮胎、首个国产血液透析器、锂电池隔膜成套新技术等成果。他勉励科研人员要加快成果转化。


    此前,李克强总理到清华、北大考察亦备受关注。在清华,薛其坤院士汇报了关于凝聚态物理成果、尤政院士汇报了小卫星的情况,施一公院士谈到了与人类大脑健康相关的科研进展。但凡对本土科学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薛、尤、施等科学家都为各自研究领域的翘楚。随后李克强考察北京大学时,先后前往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等单位。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李克强再三强调,纯数学研究是我国科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应该创造条件让一批人静下心来搞纯数学研究,把冷板凳坐热。


    不难发现,承载重大原始科技创新使命的大学,正备受期待。公开资料显示,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考察过的中国高校共有16所,其中9所为综合类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和澳门大学。


    在李克强总理今年考察清华和北大两所大学前,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时也考察过北大。而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学院大学,当时,他到高能物理研究所,考察了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频频“抢镜”

 

    从这两年国家领导人到大学考察的路线来看,“高科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更是热点中的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考察时,机器人“小曼”和“佳佳”分别向其问好,相关科研人员介绍了语音合成技术。李克强总理在四川成都菁蓉创客小镇考察时,还和一个穿着黑黄相间“外套”的机器人打起了羽毛球。据悉,这台Robomintoner羽毛球机器人是由一位电子科大学生创业的公司研发的,技术核心是全场的定位与导航、高速运动物体的视觉跟踪识别、运动系统的控制等。目前,这台机器人的竞技水平已经和普通羽毛球爱好者相当。


    而去年出访英国时,习近平也一连参观了王子传统艺术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3所高校。在帝国理工时,习近平参观了数据科学研究所和哈姆林中心。这两个实验室分别是大数据和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当时,哈姆林中心的教授展示了一个运用于外科手术的蛇形机器人,并介绍了帝国理工怎样研究出更小、更便宜的机器人,帮助医护工作者以更小的成本和史无前例的精确度做手术。


    盘点习近平总书记这两年考察过的海内外高校,对于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尖端的创新技术,他始终兴趣浓厚。而李克强总理到国内各大学考察期间,谈得最多的话题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对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李克强总理尤为关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围绕人才培养进行教育改革

 

    科技创新与人才密不可分,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能否跟得上社会发展需求,成为汇聚各类创新人才的平台,关于这一点,两位国家领导人近期到高校考察、和科研人员交谈时频频谈及,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他说,要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探索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他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


    毋庸多言,早日实现“中国梦”,核心技术研发必须靠自己,科技创新由此显得无比重要;而抢占创新制高点,人才更显珍贵。新形势下的新使命,都正在对中国的大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荐稿人:ffy  2016-04-28  执行编辑:xwf  2016-05-29  责任编辑:tmy 2016-04-29

0
 

上一篇解码“工匠精神”:也许还要有点“偏执”
下一篇全国“最美职工”获得者扫描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