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21-06-01 【编辑录入:xwfgtx】 文章出处:关工委办公室

筑梦翱翔 同飞蓝天
记同济大学航力学院关工委分会与同济中学“同飞蓝天”活动
作者:同济大学航力学院关工委分会  阅读次数:5773

  2021年5月28日下午,同济中学高一年级166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航空科普之旅——这是航力学院关工委分会的一项品牌活动,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也是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和同济中学三区联动的“筑梦翱翔,同飞蓝天”科普活动。


图片4.png


  航力学院关工委分会一号老同志陶伟忠教授和航力学院飞行器专业沈海军教授分别为两组同学以“走近全世界最早的飞行器——维曼拿”为题,为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座。


1622513837929138.png

图片2.png


  100多年前位于南亚次大陆南部的一座古庙宇坍塌,人们在庙宇角落发现了一部手稿——玛赫西手稿,手稿中记载了维曼拿飞行器。2015年,沈海军教授领衔的科研和教学团队将手稿翻译成了中文版,并制作了若干手稿中的维曼拿飞行器模型。为了丰富科普的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性。沈教授专门设计了“维曼拿的传说”——“金翅鸟王大战十首罗刹王拉瓦那”的一款手工制作,让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小飞行器的制作,同学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不一会儿功夫,一款精美的“维曼拿”作品便呈现在了眼前。


 图片3.png


  随后,同学们在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微小飞行器实验室和飞机展示室,听着志愿者们详细而又生动的解说。微小飞行器实验室一共有三个展厅,其中陈列了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在第一个展厅志愿者为同学们着重介绍了同济大学航力学院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以1:25的比例复原的古玛雅黄金飞机;在第三个展厅当中,志愿者为学生们介绍了同济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项目——仿生“飞鱼”。

  在飞机展示室,志愿者讲解了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并对比了喷气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的异同点,随后志愿者以“初教六”飞机为例,讲解了机翼的构造,蒙皮的拼接方式等,讲解了飞机上常见的几个气动舵面的功能。最后志愿者和同学们就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同学们犹如置身于真实的情境课堂,将物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本次“同飞蓝天”活动,受到了同济中学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科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航空知识的浓厚兴趣。相信同学们会以此为契机,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荐稿人:xwf 2021-06-01 执行编辑:xwf 2021-06-01  责任编辑:ffy  2021-06-01

0
 

上一篇海事大学关工委来我校调研
下一篇校关工委专题学习教育部党组文件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