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3-01-29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党代会史上的数个细节
作者:李颖  阅读次数:7102

  中共一大曾热烈争论“当官”问题

 

  一大代表们对于建立一个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个问题引起了热烈争论:中共党员经执行委员会许可能否做官和当国会议员?对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了如下记载: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们的党员做官没有任何危险,并且建议挑选党员加入国会,以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不同意上面的意见。”

  “……一方坚持认为,采纳国会制会把我们的党变成黄色的党,他们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例子证明,人们加入国会就会逐渐放弃自己的原则,成为资本家阶级的一部分,变成叛徒,把国会制认为是斗争和工作的唯一方式。”

  “……另一方坚持主张,我们必须把公开的和秘密的工作结合起来。如果我们不相信在24小时内可以把国家消灭掉,不相信总罢工会被资本家镇压下去,那么政治活动就是必要的……利用同其他被压迫党派在国会中的共同行动,也可以部分地取得成就。”

  争论的结果是,双方都做了一些让步,规定“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士兵、警察和职员不受此限。”这个规定译自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的俄文稿,而上段引文的英文稿有一条注释:“此条款引起激烈争论,最后留至1922年第二次会议再作决定。”


  代表们历尽艰辛赴延安参加七大

 

  中共七大是在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延安召开的。1939年中央明确要求各地代表选出待命,不久,代表们即陆续从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向延安集中。

  大家耳熟能详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游击队接受了一项政治任务,护送胡服同志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而这位胡服同志,就是刘少奇。1942年3月19日,他带领华中赴延安干部一百多人,在八路军一个团的护送下,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踏上返回延安的千里征程,准备筹备和参加七大。

  而当时华北形势特别严峻。日军从1941年春开始,在华北全面推行野蛮的“治安强化”运动,挖壕沟、筑碉、筑墙,企图隔绝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此时,国共两党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党当局对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封锁,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铁道游击队故事中的描述,即是对当时严峻形势的写照。历时9个月的艰险“小长征”,在八路军护送和地方游击队接应下,穿过一百余道敌人的封锁线,克服艰难险阻,刘少奇终于在年底到达延安。

  “山一程,水一程,万里长征足未停。太行笑相迎。昼趱行,夜趱行,敌伪关防穿插勤。到处是军屯。”这是陈毅赴延安途中所作的十余首诗词中的一首。他走了近半年。而从海南岛来的代表,途中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还有多名代表在途中牺牲了。

  代表们历经艰险,分批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宝塔山下。由于会期的推延,许多人已在延安等待几年。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战争年代召开一次党代会,是多么不容易!


  周恩来和刘少奇彻夜商议八大文稿

 

  八大的整个筹备工作紧张繁忙。当时,刘少奇负责起草《政治报告》,周恩来负责起草《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负责起草《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他们经常互相提供材料、交流思想。有时碰头开个会,有时通电话谈个问题。

  周恩来的作息时间和刘少奇比较一致,所以经常午夜两三点钟以后还互通电话。有一次两点多钟,总理打电话问:“少奇同志还在办公室吗?”秘书回答说:“他刚进卧室。”总理知道刘少奇进卧室后有坐在床上继续看东西的习惯,便对秘书说:“我和富春同志马上去一下。”秘书立即报告刘少奇,他说“就请总理他们到这里来吧”。

  周恩来下车后,一边疾步走着,一边还借着灯光拿着材料看。秘书把周恩来和李富春直接领到刘少奇的卧室。这时,刘少奇正坐在床上看材料。他们没说半句客套话,周恩来就近坐在刘少奇午休用的躺椅上,李富春坐在放衣服的凳子上,开门见山谈问题。

  工夫不大,谈话结束了。下楼时,走在前面的李富春迷了路,这时,周恩来也下来了。李富春回头一本正经地说:“糟糕,我迷失方向了。”周恩来哈哈大笑,并风趣地说:“今天打破你的常规了,通常这时正是你做梦的时候,来,我做你的向导。”


  邓小平:十三大政治报告一个字都不能动

 

  十三大政治报告实际起草工作从1987年3月下旬开始,5月、6月、7月分别写出三次草稿。第一、二稿写成后,邀集中央部分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讨论,同时征求中央国家机关和理论界部分同志意见。7月底,在北戴河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对第三稿讨论了三个半天。


  经进一步修改形成第四稿后,中央书记处决定发到党内约5000人的范围内征求意见。与此同时,专门约请了中央和地方各方面有代表性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人物约100人,集中讨论 了一个多星期。在党内讨论的同时,还请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共数百人进行讨论。经过这样广泛的讨论,集中起来的修改意见数以千计,各方面送来的集体修改稿有数百本。

  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原则批准了经过认真修改后的第五稿。第五稿根据政治局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做了两次修改,提交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的是第六稿。经中央全会认真讨论,又修改了150多处,形成了全会一致通过并向大会正式报告的第七稿。经代表大会认真讨论,又做了数十处修改,公开发表的是第八稿。

  这个过程充分说明,十三大的政治报告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对这篇政治报告,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非常重视。邓小平在1989年后曾有针对性的不止一次反复强调这样一个重要观点:“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这个我征求了李先念、陈云的意见,他们赞成。”



 

荐稿人:xscclf 2013-01-29  执行编辑:xscclf 2013-01-29  责任编辑:xwf 2013-01-30

0
 

上一篇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下一篇党的决策机制与时俱进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