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1-06-06 【编辑录入:zhujuy】 文章出处:2011.5.28 解放日报第八版 |
珍惜人生 珍惜自己 |
作者:柳萌
阅读次数:9006
|
我真不明白更无法理解,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竟然如此轻视自己生命。据《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美国每年自杀的大学生,约有1300余名之多。在感叹嘘唏之余,我打开电脑查询,我国大学生自杀的情况,唉,很遗憾也很吃惊,尽管人数没有美国多,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大学生自杀人数正在逐年上升。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是27起,2004年是68起,2005年是116起,2006年是130起。这种可怕的大学生轻生的趋势,不知是否引起有关方面注意,更不知是否进行过情况分析,以及采取过相应的防范措施。 国家和纳税人要用多少金钱,方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呢?在2004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据教育部一位副部长讲,培养一个本科生的完整成本,一年至少要4万至5万元。这笔账我们可以不必细算。单说一名学生为考取大学,自己所付出的多年辛苦,还有家长的操心和希望,就足够加重生命的重量,怎么反而显得如此轻薄呢?造成这种轻视生命的原因,据有关材料分析,主要是生活节奏快、学习压力大、人与人关系紧张、就业困难、贫富悬殊、情感挫折等等。 诚然,这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可以说成是纯粹客观原因,主观的力量是难以克服的。可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更不能不重视的是,轻生者自己意志的脆弱,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套用来说各个时期的青年人:“艰难的人生各有各的艰难” ,我想也是完全适用的。从生活的境况来说,前几代人远比今天更难,战争、饥饿、瘟疫、政治运动,就像一条条凶恶毒蛇,咬伤多少美丽的青春,可是他们都一一挺过来了,而且对于未来不失信心。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意志比较坚强,并且始终满怀希望地生活。我不想再搞什么“忆苦思甜” ,只想用一位普通农村老人,在我身处逆境时告诉我的话,转告给年轻的朋友们:“没有迈不过的坎儿,没有过不去的河。 ” 上世纪饥饿的60年代,我在北大荒劳改时,每人每天供应四两粮食,还是带壳的原生粮,煮稀粥喝只能涮肠胃。有的人因饥饿和劳累,在收工途中晕过去,经过抢救苏醒过来,他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活着真好。 ”在艰难中留恋生命,在不幸中憧憬未来。只有热爱生活的坚强人才能做得到。同样是在上个世纪,政治生活不正常时期,我被关在“牛棚”里 ,同棚的一位老干部,整天都是乐哈哈,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无论如何得想开点儿。活着,总会有希望。在这种时候,死很容易,可是谁会同情你呢?”他的这句话,给难友带来力量,成了大家的座右铭。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艰难。而最大的艰难和不幸,依我的经历和体验,莫过于饥饿和蒙难,人的意志是否坚定,人的心地是否宽广,在这时候最容易看出。比之饥饿和政治上倒霉,现在年轻人遇到的麻烦,无非是失恋、经济困难、失业,等等,这又算是什么大的难关呢?如果连这样共同的艰难,都一时想不开寻短见,即使眼前的坎儿度过,将来遇到更大的困难,很难说是否会扛得住。 学校教育,心理救助,长辈引导,环境影响,这也许会帮助个别人解忧,至于会不会铸就坚强心灵,那就要看个人的生命悟性了。世间再没有比生死问题,更属于由个人能够主导了,可是活或死若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家人和社会期望,这样的人未免有点自私,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又如何。因此,我们有理由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坚强,如同我们有责任帮助每一位有困难大学生。暂时遇到困难的大学生,把一时困难作为人生经历,想办法迈过这道坎儿,说不定就会有美好将来。记住:活着,总会有希望。 荐稿人:zjy 2011-06-06 执行编辑:lry 2011-06-14 责任编辑:xwf 2011-06-17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