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9-01-24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2019年1月24日第5版 |
电子科技大学老党员讲师团的故事 |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阅读次数:12719
|
【高校党建】 1956年,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成电”)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在四川成都诞生。“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和党建育人的理念始终伴随着学校60多年的发展。如今,在这所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中,活跃着一个以老党员为主的“成电故事”讲师团。团里共21位老师,平均年龄80岁,最年长的83岁。 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探索与成果,讲述成电人奋勇拼搏、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故事,鼓励青年学子爱国奉献、攀科技高峰、做时代新人。3年来,已为2万多名学生开设了90余场讲座。
“红色高校”的历史体现爱党爱国情怀
“党说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校党委书记、讲师团的主要发起人王明东说,“电子科技大学具有特殊的成立背景和建设发展历程,学校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体现了忠于党忠于祖国、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精神。” “作为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成电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学人为民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冲锋陷阵、鞠躬尽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学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在为学生上党课时说,“让‘成电故事’汇入中国故事浩瀚丰盈的海洋,激起一串清澈的浪花,这正是我们的初衷。” “我们参与了成电一砖一瓦的建设,见证了学校从白手起家到发展壮大的过程。”79岁的王蔚然教授说,“我们要把成电的红色基因、优良传统、丰富的校园文化总结提炼,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既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作用,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就这样,这些建校时就到校读书、为学校建设发展奋斗几十年的老党员、老教授,带着对事业的忠诚、对青年的关怀,加入了“成电故事”讲师团的队伍。
鲜活的故事,为青年注入精神之钙
“那时学校还没有完全建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坐在地上听课,膝盖上放一块小木板。学生也要挑土、搬砖,参加基建劳动。”古天祥教授回忆建校初期的情况,“日子艰苦却内心甜美,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充满朝气和希望。” “那时有人认为微波管将被半导体固态器件全面取代,我们面临很大压力。”李宏福教授回忆起团队在艰难时刻的坚持。 廖品霖教授讲起了学校创业发展的经历:“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甚至由于高烧没有及时治疗,视力、听力严重下降。”但是他觉得这都不算什么。由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首批进入“211工程”。这为后来的“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打下了基础。 “我们很早就起床,去食堂买二两半米饭,就拉着车子出发,一辆平板车上满满地堆放着氧气瓶子。”凌宝京教授讲起20世纪60年代做科研的场景。尽管条件艰苦,科研工作者仍然研究出了“硅靶视像管”,得到国际相关领域学者的认同和称赞。 学校创建和发展历程,与师生不畏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被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串联起来。老教授们还穿插展示反映学校各个历史时期教学、生活的珍贵照片、史料和实物,甚至带上自己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师生同台、现身说法,向学生们传授学习和研究之道。 “初到学校时,我只知道这所理工科大学是电子领域的强校。”信通学院的学生吴曈说,“但现在,教授们的故事让我了解到了这所大学温情而深沉的一面。” “谢云荪教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成电的‘前世今生’,老先生的忠告‘别让手机偷走人生梦想’有很大的震慑力,我明白了要把握好时代的机遇,保护好自己的梦想。”信软学院学生刘芮言说。
立足现实,让传统精神服务未来
“目前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状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陈天麒教授说,“我们多么希望通过我们的故事,鼓励青年加快成长,特别是在推动电子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上作出贡献,打造‘国字号’的好产品。” 为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老教授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备课,反复斟酌和修改,力求让学校提倡的治学为人之道和优良传统,能真正帮助学生未来的发展。 3年来,讲师团队伍不断壮大,课程内容建设不断充实、完善,教学方法更贴近青年学子,还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功能,拓展教育渠道和师生互动交流途径。 “希望年轻的成电人在听完我们的讲述后,能尽快进入角色。”谢云荪教授勉励学生,“新的‘成电故事’将由你们继续书写下去,成电传统需要你们继承,成电未来需要你们创造。”
荐稿人:lry 2019-01-24 执行编辑:ffy 2019-01-25 责任编辑:xwf 2019-01-26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