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9-04-14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9年04月14日第3版

向孔繁森学习
作者:解放日报记者 *陆 军 整理  阅读次数:7078

  199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开展向孔繁森学习活动的通知。孔繁森生前是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他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94年11月不幸以身殉职。人民群众称他为“九十年代的焦裕禄”。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可是,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荐稿人:xscclf 2019-04-14  执行编辑:tmy 2019-04-15  责任编辑:ffy 2019-04-15

0
 

上一篇缅怀七十年耕耘教育大家
下一篇小小乒乓打开中美交往大门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