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2-11-23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2012年11月23日《新民晚报》B6

路名中的民族尊严
作者:#葛昆元  阅读次数:6389

      八仙桥路名中含有民族尊严?这恐怕知道的人是不多的。我也是读史志专家许洪新先生的文章才知道的。

      上海原本并没有“八仙桥”这个路名。它与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八仙”更是毫不相干。它的出现,倒是与140多年前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有关。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在攻占了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八里桥之后,就长驱直入,侵占了北京城,吓得咸丰皇帝撇下满城百姓,带着后妃逃到热河“北狩”去了。八里桥之役的消息传到上海后,那些殖民意识浓郁的英法侨民,狂喜不已,遂决定将北京八里桥作为上海法租界里的一条路名。不久,法租界便将一条新辟的马路命名为“八里桥路”(即今天的云南南路),以纪念英法联军的所谓“胜利”。接着,还在上海地图上印上了“八里桥路”的路名。

      然而,这条“八里桥路”的路名,却极大地伤害了上海人民的民族尊严。他们自发地行动起来,就是不叫“八里桥路”,而是按照地名中常有的近音转换现象,巧妙地将“八里桥路”叫成了“八仙桥路”。一些由中国人开办的出版机构也顺应民意,在印制上海地图时,也将“八里桥路”印成“八仙桥路”。随后,上海人索性将“八仙桥”的名字,广泛用在了这个地区。他们在这里一口气造了6座八仙桥;还将许多商场店铺冠以“八仙桥”之名,最著名的有八仙桥菜场和八仙桥青年会馆等。多年之后,法租界当局慑于上海民众的反抗,被迫承认了这一现实,将筑于1889年的一条马路,命名为“八仙桥街”(即今东源路东段),还将上海外侨的一座公墓改为“八仙桥公墓”,并从1908年起,在法商电灯电车公司新开辟的6条电车线路上都设立了“八仙桥站”……这无疑是上海人民为维护民族尊严所取得的一个胜利。  

      可是,在最近二十多年的大规模的城区改造中,八仙桥差不多被人遗忘了。许多冠以“八仙桥”之名的商场店铺被拆掉后,新盖起的高楼大厦,几乎没有再用“八仙桥”做店名、楼名的,就连四通八达的地铁和其他公交线路,也没有一个“八仙桥”站名。如今,“八仙桥”只有在一些老上海的回忆中,才偶然被提到;年轻人中知道八仙桥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尊严那就更少了。  

      其实,路名、地名是一种被注入了特定历史内涵的文化载体,是一种形象的社会记忆,像八仙桥这样的历史名称是不应消失的。八仙桥路名中体现出来的民族尊严是老上海留给后人的一大宝贵精神财富,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本质内容之一,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如何传承?宣传自然是一法,但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像徐家汇那样,将一些站名、地名或者公园、绿地冠以“八仙桥”之名,不知有关主事者以为然否?

 

  荐稿人:clf      2012-11-23      执行编辑:lry    2012-11-24        责任编辑:zjy   2012.11.24

3
 

上一篇《父亲的一九四二》作者邓贤访谈录(视频)
下一篇瞻仰林则徐纪念馆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