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03-25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新民晚报》2013年3月24日 A10 |
燃烧的记忆 永恒的丰碑——上海首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今天开馆 |
作者:范洁
阅读次数:8930
|
六十多年前,一首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军歌,伴随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鼓舞他们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
今天上午,熟悉的音乐在奉贤区永福园响起,历时一年筹备,上海首个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主题的纪念馆在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迟浩田将军亲笔为之题词:燃烧的记忆,永恒的丰碑。
数百展品诉说光荣历史
“北纬38度”———走进位于永福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广场,一面全长百米的黑色大理石纪念墙映入眼帘。彭德怀、陈赓、杨勇、杨得志、洪学智和邓华6位司令员的浮雕铜像、毛泽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题词、朝鲜半岛战争形势的影雕地图,开启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无限追思。
沿着纪念墙,抗美援朝战争的大事记、战情还原、英雄名单逐渐铺展,将我们带回60年前的纷飞战火。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熟悉的面容定格在壮烈的瞬间;英雄荣誉、模范称号,518个名字背后是一段段热血传奇;“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温暖的字句回答着“谁是最可爱的人”。
还有太多太多英烈,没有影像,没有名字。在纪念墙的中央,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牺牲人数,并附上全国各省市区分别牺牲的人数,“这是我们专程前往位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核实所得,每一位烈士都当永远铭记。”纪念馆执行馆长、上海永福园陵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渭岳介绍。纪念墙末端,有深浅不同、大小不一的400多个签名,出自上海32家干休所的老战士之手。徐渭岳告诉记者,去年3月奠基以来,纪念馆每月邀请数十位志愿军老兵参观指导,老战士们自发签名,以祭奠那些曾经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们。
一段百米的纪念墙,不知不觉走了许久,转角处是纪念馆的入口。这座占地500平方米的纪念馆以坑道为主要格局,纪念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军史馆、英雄馆、主题馆、影视厅、展示厅,“三馆两厅”的布局曲折幽深。
坑道的左侧,是一排全封闭的玻璃通柜,数百件展品诉说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记忆。水杯、饭缸、肥皂盒,是战士陈旧的随身物品;步话机、药用箱、冲锋号,是他们珍爱的军用物资;军功章、嘉奖令、立功纪念册,更是赤胆忠心赢来的无上荣耀。右手边,木质展板上,指挥构架图、战斗序列图、五次战役解读,配以近500张历史照片,借助详实的史料,参观者对抗美援朝将有更全面和清晰的认识。据了解,为保证影像的权威性,馆内“移植”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百余幅权威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
老战士纷纷慷慨捐赠
目前,永福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的藏品共279件,九成以上来自老兵们的无偿捐赠。“比如这幅油画,它可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特地从南京运到上海。”徐渭岳骄傲地介绍,画面里,连绵的群山之上,云霄中一架米格-15战斗机紧跟一架F-86“佩刀”喷气机,上扬的机身、喷涌的气浪,生动的交战画面让人如临其境。在画布下方,则是两架战机驾驶者的肖像和签名。
这幅油画的捐赠者,正是当时米格-15的驾驶者、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韩德彩。1952年,年仅20岁的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将号称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的哈罗德·费席尔击落,成就中国空军史上的一段传奇。“这是费席尔来中国时特地送给我的,是他请一个美国画家精心绘制,画的正是当年他被我击落的场景。为还原真实场景,他还请我把自己的照片寄过去。”韩德彩告诉记者,1997年费席尔随美国飞虎队旅行团来华访问,40多年前的空战对手一笑泯恩仇,此后费席尔曾多次看望自己。得知上海建立志愿军纪念馆后,他特地将这幅极具意义的礼物交托纪念馆,“摆在其他地方影响力毕竟有限,这段光辉岁月希望更多人知晓和记忆。”
然而,捐赠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何文俊是志愿军纪念馆联络组组长,也是最主要的捐赠者之一。亲手绘制的贝壳画、软裱大幅刺绣、金日成的彩像、30余本朝鲜书籍,以及一块足金的纪念牌,每一件都是他心中的“至宝”,“比如这块足金纪念牌,是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指挥部颁给老战士的。”何文俊告诉记者,起初子女不同意将它捐赠,“这是金子的,他们能不要?但这事我说了算,留在家里只是自己回忆,送到纪念馆给更多人看,无论是对在世的老兵还是去世的战友,都是一种告慰。”
何文俊告诉记者,纪念馆的筹备将四散各地的老战友汇聚起来,他已经联系到2200余位志愿军战士,他说,参与纪念馆的筹备工作是抱着“感恩”的心情,“海军、陆军、空军、装甲兵、铁道兵,作战时我们分属不同的兵种,现在有了联络的平台,有了组织。”
战友以另一种方式团聚
走出纪念馆,迎面是占地36亩的志愿军纪念广场。盎然绿意中,一座座雕刻着红五星、军绶带与和平鸽的墓碑庄严静默。不远处,一块块设计为军用背包样式的墓盖齐整肃穆,在这里,安葬着数十位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
由于抗美援朝战争作战地域广、战线长,牺牲的18.3万志愿军烈士大部分都是就地掩埋,战后也不可能集中安葬到烈士陵园。因此,除了一些遗体被运回国的战斗英雄和团级以上干部,更多英烈遗骸分散朝鲜各地,长眠异国他乡,无以为祭拜、无处寄哀思,是许多烈士亲属心中永远的遗憾。
“1998年永福园开办之初,主要以服务奉贤、老南汇的居民为主。接触中,很多人告诉我,上海有很多参加了抗美援朝的老兵,其中近六成来自这两个区。”回想筹建志愿军纪念场所的缘起,徐渭岳告诉记者,正是受到一些烈士亲属的启发。
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遗孀王老太,“丈夫参军时她刚20岁,已经生了两个儿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后来丈夫牺牲在朝鲜,她就一个人把3个孩子拉扯大。”徐渭岳说,因为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孩子的责任,老太太没有再嫁,她最后的愿望就是和丈夫葬在一起。“尸骨外散我们束手无策,但也不能置之不理。老人去世后,我们为她提供免费落葬,并在旁掩埋她丈夫生前的一些衣物,设立衣冠冢完成老人的夙愿。”
能为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做些什么?几经思量,徐渭岳决定,在永福园建造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广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烈士提供免费的花坛葬、草坪葬和壁葬,根据老人荣膺的战功对墓葬给予优惠,并邀请志愿军烈士的后人送来遗物落葬纪念,“虽然力量绵薄,但至少是一种态度,我们不能忘了志愿军为保家卫国作出的贡献,需要一个场所记住他们、悼念他们,同时也减轻家属的负担。”
出乎意料的是,志愿军纪念广场奠基后,前来咨询和预约购墓的老兵不少,何文俊就是其中之一,“纪念广场像是‘志愿军之家’,这里有老战友、老伙伴,我就交代小孩,走时也要归队,也要回家。”1950年,18岁的何文俊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二年级的学生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学习,1952年9月赴朝鲜作战,担任志愿军坦克指挥部电台修理技师。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在飞机轰炸时奔赴前线抢修被毁电台,在熊熊烈火中抢救被炸通讯器材,几次身陷绝境幸运脱险,但更多的战友永远地留在了朝鲜战场。他告诉记者,通信指挥学院同批赴朝的同学最后只剩两人,“很多战友原先的想法是将遗体捐献国家,或者进行简单的海葬、火葬,现在志愿军纪念广场提供了一个平台,就像赴朝鲜打仗时在同一个战壕,以后去见马克思也在同一个地方,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何文俊说。
徐渭岳告诉记者,目前已有27位抗美援朝老战士长眠志愿军纪念广场,“按照级别,有些将军本可以安葬到龙华烈士陵园,但他们执意入土志愿军广场,用一种别样的方式,和亲密战友团聚。”
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了解,永福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已经作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爱国主义德育基地,将在此开展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除了组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参观,讲师团还将联系中小学校,看一个展馆、听一次报告、学习一位英雄、采访一位老兵,让纪念馆成为‘后人的课堂,逝者的天堂’。”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戚泉木说。
“对于很多50后、60后,小时候接触过大量抗美援朝相关题材的书籍、影片、连环画,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都耳熟能详,但随着时间久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历史逐渐淡化,以此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越发稀少,建立固定的纪念场所很有必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志工作处处长过文瀚表示,目前,全国只有丹东一处建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纪念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影响力有限,很多人可能都不知晓,给外界凭吊和怀念志愿军造成一些困难。
“另一方面,从抢救史料的角度来说,创建固定的收藏场所,以上海的影响力聚拢更多的抗美援朝实物资料,利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完整生动地反映这段历史,理直气壮地纪念这段历史。”过文瀚认为,希望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参与,为青少年乃至全社会补上这一课。
“现在都说‘好男儿’,志愿军就是那个年代的好男儿,是最可爱的人!”过文瀚强调,适值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之际,在上海建立抗美援朝专题纪念馆,有很多现实意义,“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面临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我们需要居安思危,如何正面、正确地引导青年人爱国值得深思。”过文瀚补充,现在社会上英雄主义情结比较淡,对舍己为人等精神弘扬力度不够,志愿军奋不顾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壮举,能够给社会注入一些“正能量”,对凝聚人心,共同实现“中国梦”也是大有裨益的。
韩德彩告诉记者,如果纪念馆有需要,他很愿意为孩子们上课,讲述60年前的亲历故事。他强调,朝鲜战争是中国战胜美国和联合国军的一场战争,给积弱百年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信,有助培养年轻人的爱国意识,韩德彩感叹,“60年了,好多人已经不记得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不该忘却的记忆,希望一代一代承接下去,别忘了,别丢了。”
相关链接 上海籍志愿军烈士1634人
据统计,在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中,来自上海地区的有18680人,全国志愿军烈士中,上海籍的有1634人。
根据《上海军事志》资料,1951年1月、2月,中共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委员会在上海分别下达“征调老战士赴朝决定”和“号召踊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动员令”。经过审查批准4000余人组成若干个独立补充营,于2月下旬赴朝作战。与此同时,华东公安部队又先后组成若干医疗队、通信运输分队赴朝。1952年11月,华东公安某部再次入朝,分散在朝鲜北起中和、南至汗段边里,长达390公里的公路线上,担任防空哨任务,参加反“绞杀战”斗争,荣立一、二、三等功的近600名。
海军方面,1951年2月、3月,华东军区海军遵照中共中央抗美援朝的决策和统一部署,在开展海防斗争的同时,抽调汽车驾驶员102名,组成汽车连和炮兵部队入朝参战。同年7月,组成新兵四十四团送往东北军区。
空军方面,1951年9月、10月,驻沪航空兵39413部队奉命参加抗美援朝。其间,派出飞机于11月6日和30日担负空中掩护轰炸部队轰炸美占朝鲜大、小和岛的任务,一举摧毁了这一“桥头堡”,成为空战史上的壮举。1952年1月,驻沪航空兵39644部队赴朝,于4月12日开始担负作战任务,7月奉调大堡机场执行保卫电站、交通线和东北工业基地任务,截至1953年4月归建,该部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共击落美机57架、击伤美机11架,涌现大批战斗功臣。1952年5月,驻上海对空探照灯兵某部抽调部分连队分批配合高炮部队入朝参战,先后担负过保卫朝鲜百岭川桥、顺川大同江桥、安州清川江桥和大宁江桥等运输命脉的任务,该部百余人在朝鲜战场上立功受奖。
荐稿人:xscclf 2013-03-25 执行编辑:xscclf 2013-03-25 责任编辑:lry 2013-03-25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