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
登录日期:2013-08-09 【编辑录入:lrylry】 文章出处:《文汇报》2013年8月9日第12版 |
至今难忘蔡元培 |
作者:陆其国
阅读次数:7925
|
蔡元培在北大的继任者蒋梦麟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蔡)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厉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 蔡元培之每“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可以通过如下两件事来领略一二。第一件事:五四运动爆发前,北洋政府曾向蔡元培施压与恫吓,更有所谓“谋客”劝蔡元培解聘时在北大的陈独秀,并制约胡适。蔡元培对此的回答是:我不怕。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第二件事:1930年秋,国民党某省政府改组,一北大学生除了本人出面请蔡元培向蒋介石推荐他外,还托老同学联名致电蔡先生想实现此愿。对此,蔡先生断然回电曰:“我不长朕即国家者之焰。”真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而在对待“引车卖浆之流”时,蔡元培又是怎样做的呢?著名画家刘海粟生前感受可谓深矣。且看1932年4月20日,蔡元培写给时长艺校的刘海粟的如下一封信——
海粟先生大鉴:
刘海粟收到此信,很是感动,他回忆道,“当时中国地位很高的大人先生们,有几个人想到为失业工人找口饭吃?蔡先生最识人,陈福后来在校服务,十分忠诚”。 有学生想通过蔡先生的关系跻身蒋政府捞取一官半职,遭蔡先生严词拒绝;有普通工人失业,蔡先生却热心为之找工作。从中不难看出作为学界先贤的蔡元培的行事和为人。反观今日大学校园,又有几人能像蔡元培那样,日常性情会让人感到“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厉色”呢?至于“遇达官贵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者,似乎也久已鲜有所闻矣!
推荐人:lry 2013-08-09 执行编辑:lry 2013-08-09 责任编辑:xwf 2013-08-10 |
0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暂无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