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登录日期:2014-01-07 【编辑录入:xscclf】 文章出处:《解放日报》2014年1月7日第12版

江南机器制造局的强国梦
作者:秘薇 徐烜  阅读次数:10992

 

m_717130     

 

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用地之需,江南造船厂整体搬迁到长兴岛。这是搬迁前的旧影。

 

m_717131-1

 

一九六O年四月十五日,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的万吨级柴油机远洋轮下水。

 

m_717132

 

江南局炮厂

 

m_717133

 

江南局所设的翻译馆(广方言馆)

 

m_717134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提起局门路、制造局路,想来老上海都耳熟能详。不过,说到这些地名的来历,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知晓。其实,路名中的“局”字,均来自于附近一家大名鼎鼎的机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又称江南制造局、江南机器局、上海制造局、上海机器局。 19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为挽大厦于即倾,恭亲王奕忻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官员,发起了购买和仿造洋船洋炮、加强军事实力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就是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军工企业。当年,靠近黄浦江边的制造局路与局门路、高昌庙路(今高雄路)、广东街(后改名炮厂后街)交错围绕,圈划出制造局这片中国近代史上内涵独特的地域。

 

    近日,笔者查阅了入选“首批上海市档案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档案,其中的相关历史片段,足以将我们带往真实的历史现场。

 

    赎罪银子做了买厂钱

 

    同治四年(1865)暮春,已升任苏松太道近一年的丁日昌颇有些寝食不安——一桩棘手的公事,正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

 

    三年前,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率领一帮旗帜不整、穿着破烂的士兵,乘坐上海县士绅凑钱租来的7艘外国运兵船,冒险穿越太平军把守的江防,抵达上海。这支临时组建才三个月的淮军,靠着三千支从香港买来的洋枪,与太平军在上海打了几场硬仗,愣是把亢奋神勇的太平军生生击退了。之后,李鸿章立即被实授江苏巡抚,率军对抗卷土重来的十万太平军。好在有清廷雇佣的“常胜军”和洋枪洋炮的帮衬,李巡抚的淮军最终把太平军逼出了上海。

 

    经上海一役,李鸿章认识到了“炮火绝妙精厉”的西洋枪炮的厉害,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兵工厂。 1863年春,他先是在上海松江一所古庙里,建立起一个只有榔头、锉刀、泥炉和50名工人的上海洋炮局。是年底,与清政府解约的英国阿思本舰队途经上海,李鸿章看准机会,派人与阿思本暗中做了交易,用不到五千两白银买下了英国舰队“水上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并将这些机器悄悄运到了苏州,之后把上海洋炮局的人马也调到了苏州,建起了苏州枪炮局。苏州枪炮局用上了英国的工作母机,扩招了300多名工人,由丁日昌以及韩殿甲、马格里各主持一个车间,生产出了开花炮弹、自来火枪、田鸡炮等武器。有了这些像模像样的西式枪炮武装,淮军声威大壮,在战场上节节得胜。

 

    1864年初夏,湘楚军会攻天京,太平天国覆亡在即。一直站在时局巨变潮头的李鸿章已下定决心,筹办江南制造总局。而被李鸿章慧眼选中、主持筹办诸事的人,正是当年从广东急调过来的“学识深醇,留心西人秘巧”的丁日昌。

 

    丁日昌先是奉命在上海访购各种 “制造机器之器”。在已经开埠二十年、万国货物流通无碍的上海,此事尚属容易。经丁日昌努力,已设法采买到不少。但若要开厂,还必得购置土地厂房,此事便不是说成就能成的了。不过,机会很快在1865年降临。当时沪上的船舶修造业竞争极其激烈,颇具规模的美商旗记铁厂眼见市场趋于饱和、银子越来越难赚,有意退出上海市场。旗记的土地厂房都是现成的,若能将之盘下,则“江南制造总局”指日可成矣。得知消息的李鸿章大喜过望,认为“此项外国铁厂机器,觅购甚难,机会尤不可失”,饬令丁日昌迅速定议。可在无一点资金的情况下,面对美商狮子大开口的十万两收购费用,丁日昌陷入了困境。

 

    为筹措资金日思夜虑的丁日昌,错过了1865年的大好春光。但事情的转机,却又出现在了眼前。海关通事唐国华,扦子张灿、秦吉等因贪污被革职羁押。在肥差上捞够了油水的几人,此时满脑子都是“破财消灾”。唐国华游历外国多年,于洋匠事务也算熟悉,并擅与西人打交道。赎罪心切的他,与同案几人凑足了四万两银子,预备买下旗记铁厂献给朝廷,以免牢狱之苦。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何况这种交易在大清国早已见惯不惊。丁日昌立即下令释放了几人,拿下了厂房设备。该厂另有铜、铁、木材等剩余材料,由江海关道筹款白银二万两收购。

 

    万事俱备。 1865年9月,两江总督李鸿章正式上报朝廷,奏请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奏折中,李鸿章写道:“该厂一经收买即改为江南制造总局,正名办物,以绝洋人觊觎。 ”随后,苏州枪炮局由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部门和曾国藩委托容闳在美国纽约向朴得南公司所购买的100余台机器,也全部并入江南制造总局。自此,寄托了几代中国人强国梦并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无数个第一的大型近代企业,走上了历史舞台。

 

大清 “江南”船梦的沉浮

 

    成立之初的江南制造总局地处虹口租界内,周围的洋人对这个定时炸弹似的兵工厂极为抵触,华洋之间的矛盾不时爆发。且闹市区的工厂,发展空间自然非常有限,因此李鸿章等人早有“择地移局”之意。百般挑选之下,上海城南高昌庙濒临黄浦江的地方,成了迁厂的首选地点。在保存至今的江南制造总局档案中,相当一部分是当时购地、动迁、恩恤(安置动迁居民)的往来文书,足见迁厂一事头绪之多、工作之繁。

 

    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正式搬迁至高昌庙,成立了轮船厂。对长久以来为西洋坚船利炮所苦、而又颇思振作的曾国藩等官员来说,“造船”被赋予了重振大清国运的期望。在他们的支持下,1868年8月,江南制造局造第一艘木壳轮船下水试航,轰动了上海滩。曾国藩亲自登船,并为之命名为“恬吉”。他很有信心地展望:“将来渐推渐精,即二十余丈之大舰……或亦可苦思而得之。 ”此后的十余年间,江南制造局共造军舰8艘,最大的海安、驭远两舰,长300尺,宽42尺,马力1800匹,受重2800吨。李鸿章曾骄傲地说:“(两轮)在国外为二等,在内地为巨擘。 ”

 

    惜乎,此时的大清国运衰微,这批凝聚着无数精英心血的舰船,几乎无一善终者。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驭远”等五舰奉命增援被法舰队封锁的台湾。孰料,法人大大地狡猾,竟然中途截击。一番遭遇战后,三艘清舰逃脱,“驭远”、“澄庆”二舰由于个头大、跑不快,只得避入附近的石浦港。法舰不识航道,不敢入内港,便封锁港门,派鱼雷艇潜入石浦港偷袭。“驭远”受到攻击后立即还击,两艘鱼雷艇被击伤,困在浅滩动弹不得。但令人意外的是,次日天明,欲图救援鱼雷艇又忌惮“驭远”火力的法舰,却意外发现“驭远”、“澄庆”二舰已自沉在港中,船上官兵全部不知所踪。法舰队没有“硬碰硬”就捡了个大便宜,自然狂喜而还。

 

    二舰沉没之谜,说法不一,近年来根据史料的挖掘和学者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当时两舰管带害怕再遭法舰攻击,下令将船凿沉,之后上报谎称被法军鱼雷艇击沉。可叹,号为“巨擘”的“驭远”,竟是“死”了个不明不白。近80年后的1961年,“驭远”被打捞出来,重见天日。从已变为一摊废物的驭远舰上,清理出来众多弹药、煤炭、铜铁和贵金属器皿,后人只能凭此想象它往昔的威武与荣光。

 

    另一艘“操江号”的命运,更令人唏嘘。 1894年7月25日清晨,满载军械的“操江号”护卫着运送清军的英舰“高升号”路过朝鲜半岛海面,远远看到海面冒着滚滚黑烟。不一会儿,只见挂着龙旗的“济远”舰急速驶来,身后尾随着日军“吉野”、“浪速”二舰。 “济远”在奔逃中与“操江号”用旗语沟通,告知被袭击的信息。“操江号”大约自知不是对手,立刻调转航向加速逃跑。这时,“吉野”抛下“济远”,随“操江号”而来,并以密集炮火攻击,最终“操江号”只得挂起白旗,被日军俘获。“操江号”上的82名水手,成为清日战争中最初的清军战俘。更令国人蒙羞的是,被俘之后,“操江号”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担任朝鲜水域哨戒,并参加了对清威海卫作战。 1903年除籍后,又在日本兵库县当起了检疫船,1965年才被拆解。至此,令曾、李诸公引以为傲的首批“江南”造军舰凋零殆尽。

 

    由于经费难筹和李鸿章渐渐属意于购买外国新船,1885年,江南制造总局停止了造船,专造枪炮弹药。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造船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越来越远。“江南”船梦,只得在大清的一片狼狈中黯然破灭。直至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颇有远见的新任两江总督周馥主持下,局、坞正式分家,分别成立上海兵工厂和江南船坞。从此江南造船厂开始了“官办民营”的独立历史和第一次发展小高潮。不过,对摇摇欲坠的大清来说,江南船坞欣欣向荣与否已无关大局。数年之后,民国的成立,为江南制造总局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制造局门前的革命血

 

    辛亥年(1911)十月末,武昌首义爆发后,举国震动。在上海这块各种势力犬牙交错、角力无休的土地上,革命党人自然也要酝酿一场大动作。江南制造总局就是革命党人聚焦已久的目标——它既是清军的军火库,又是上海清军兵力最强之地;拿下江南制造总局,既切断了清军的利爪,又为光复上海清除了最大的障碍。

 

    这一夜,几个革命党人,来到上海贞吉里江南制造总局提调李平书的家中,筹谋共举大事。李平书在家中第一次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陈其美。几十年之后,他在自传中写道,陈其美竟是一“恂恂儒者”,让他十分意外。支持革命的李平书,其实一直期待的是江南制造总局和平光复。他曾亲自劝说江南制造局总办张士珩不要再将江南制造局的武器弹药继续运往南京,但张士珩没有听从李平书的规劝。从张士珩的角度来看,身为李鸿章亲外甥和大清二品大员并赏头品顶戴的他,也确有足够理由拒绝这些乱党的拉拢。总之,李平书“献厂归诚,以免流血”的设想没有实现。

 

    最终,陈其美攻打江南制造总局的计划在李平书的全力支持下获得通过。十一月三日下午,起义军在上海南市九亩地誓师,起义打响了。据参加起义的上海清真商团领袖伍特公回忆,由于“(当日)上午十一时,闸北巡警臂绕白布,先行发动”,制造局闻讯,警戒更加森严,“于江滨列排炮六尊,要口设水机关枪,更于大门设小钢炮”。

 

    下午三点,立功心切的陈其美带了二百多人的敢死队,向商团公会借了四十支步枪、子弹若干发,出发去打制造总局。这些明目张胆的“乱党”路过沪军军营时,驻守清军不但不加阻拦,反而“举手加额”与敢死队员互相致敬。原来,商团早就跟驻军营长打过招呼,守军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干脆拿了上海商团发的遣散费一哄而散。敢死队一路挺进,到总局门前恰逢开门放工,数十人趁机一拥而入。驻守制造局的清兵立刻向天放枪恫吓,熟料敢死队毫无惧色,一边往里冲一边投掷炸弹。清兵这下动了真格,向敢死队开枪不止,冲在前边的敢死队员顿时一死两伤。在后边的队员眼见不妙,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却。这时,陈其美一边大呼着指挥队员继续前进,一边拿出两枚炸弹交给左右。巡逻的清军发现了乱党头子就是陈其美,赶忙上前抓捕。陈其美拿出了革命党本色,就地开始了慷慨演说:“彼此均系同胞,幸勿伤犯。”谁知局员和兵勇根本不买他的账,一拥而上,将他拿下,绑起手脚扔进了马厩。

 

    这时候,在沪军营集结的商团各队,正在焦虑地等待着。这支跃跃欲试的队伍中,有一名年轻的杂粮行学徒傅昌裕,50年后的1961年,他留下了一篇宝贵的回忆录,现为上海档案馆馆藏。这是一个无月之夜,夜幕之下只有“刷刷”的行军声。当商团顺利到达制造局门口时,二道门的火力正旺。傅昌裕和他的同志们,只能卧倒在巷道两旁,待机而动。铁门里不时吐出火舌般的子弹,让人无法抬头。如此相持到了午夜,有位同志跳起来大喊:“同志们,起来冲锋! ”一有经验的老兵立刻按住他,告诫其“机枪厉害,不可起立”。但这位同志年轻气盛,不听劝阻,一意向前,没走几步,便中弹倒地。傅昌裕眼见他“再起再扑,终于不起”。此时,傅昌裕队死伤已有三四人,他自己也左手中弹,折断一指。

 

    正当傅昌裕们悲愤交加又无计可施时,西栅突然起火,红光漫天、杀声四起,正门的机枪也偃旗息鼓没了声息。行伍里一位同志冒险蛇行至二道门侦察,看到里面步枪已经搭起枪架,插了白旗,百余清兵站立一旁,等待投降。他振臂一呼,商团队员顿时蜂拥而入。这时已是次日早晨六点二十分了。

 

    傅昌裕事后才知道,放火的是潘月樵、夏月润兄弟和小保成等伶界队员。他们灵巧地翻入后门,将煤油浇在木柴上,然后点火焚烧了洋枪楼厂间房屋。总办张士珩、管带苏文斌在一片混乱中乘小轮弃局而逃,清兵这才纷纷投降。带领敢死队的洪门二哥刘福彪受了重伤,但他忍着剧痛找到了陈其美,用刀子将捆缚陈的铁绳割断,之后又背着陈其美回到商会。

 

    攻下江南制造局后,库房里的大量武器顿时为民军所用,武装了商团队伍。尤其是那些崭新的步枪,本来正打算被运到南京、汉口去武装清兵,现在上海商团团员“人各取得一柄,复出枪弹,商团分得数箱”。


    民国成立后,江南船坞更名为江南造船所,进入第二次业务发展高潮。 1918年,江南造船所承造美国政府的4艘万吨级木甲运输舰,两年后完工交货。这是中国造船业有史以来的最大工程,又是工业发达国家的首次政府订货,因此引起广泛重视,中外报刊竞相报道。然而好景不长,从淞沪抗战开始,江南制造局所在区域便成为日军轰炸的重灾区。 1938年江南造船所被日军侵占,其后一直未能恢复。 1949年国民党撤离上海时,将此处的船坞、船台、发电机和主要车间炸毁,更使其丧失了基本生产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江南”才迎来了涅槃的新生。

 

后  记

 

    至新中国成立,“江南”厂在沧桑岁月中几经沉浮,但与国外现代工业始终保持着相对紧密的联系,工程技术和制造水平一直处于中国前列,代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后,重回人民手中的“江南”厂焕发了新生。 1953年,它被正式改名为江南造船厂。当时的厂区中既有清朝时建造的小楼、民国时期制造的飞机厂房,也有油毛毡、三合板搭起的简易屋棚。新中国的造船事业,就这样在摸索中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即使是“文革”期间,江南造船厂的生产也没有停滞过。 “江南”再次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自行设计的远洋货轮、中国海军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军舰……1996年,江南造船厂更名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为了迎接世博会的召开,作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生产品种最多的现代化造船企业,“江南”整体搬迁到长兴岛。现今,“江南”已经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造船厂之一,正向着成为国际顶级造船企业的目标迈进。

 

   荐稿人:xscclf   2014-01-07    执行编辑:xscclf    2014-01-07     责任编辑:lry   2014-01-07

0
 

上一篇毛泽东的文化梦想
下一篇血性,在这里化作基因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